第234章 都撞上门来了,还能让你跑掉?(2 / 2)
就说父皇这次怎么有恃无恐,原来在悄然之间,早就已经准备了这么一记杀招!
对於自己老师来说,这真的是绝杀!
让老师都没有什么反抗余的那种。
朱標一时间都有些心疼自己老师了。
论起整个人的手段,便是自己老师这等饱学之士,到自己父皇手里那也是完全不够看。
不过这样也好,这样的话今后自己老师,只怕都只能和父皇站在一起了。
不会再像现在这般过於纠结,也不会让自己再多担忧了。
就像是之前的李善长那样。
“父皇,您是怎么想到来验证腐草为萤的”
朱標很好奇。
腐草为萤这事儿,他自然知道,並且也觉得好奇。
当初学到这里时,还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萤火虫居然是腐草变的。
还读过一些关於萤火虫的诗,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可却没有想到,居然还可以这般的来验证。
“咱也好奇,一直以来,牛是牛它娘生的,狗是狗它娘生的,什么都是它娘生的。
怎么到了萤火虫这里就成了例外,不是它娘生的,成了草变成了的
於是,咱就让人就这个事儿,来进行了一个实验,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腐草为萤。
经过了一番的实验,发现腐草根本就变不成萤火虫。
萤火虫的卵变成了萤火虫。
萤火虫还是他娘生的,並不是什么腐草幻化而成。
標儿,你说这事儿告诉了咱们一个什么道理”
朱元璋望著朱標询问。
朱標道:“那肯定是,对於各种事情都不能太迷信,別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必要的时候,需要自己来亲自验证一下。
便……便是圣人,也不可能不出错。”
朱標在说出这话时,显得有些艰难,但还是將之给说了出来。
听到朱標说的这话,朱元璋顿时面露笑容,很是开怀。
“標儿,你说的太对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道理也正如標儿你所说的那样。
圣人同样也是人,圣人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出错,什么都是对的。
对於这些都改加以甄別,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不能偏听偏信,不然是要出大问题的。
朱標闻言,用力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可心里面的震动,並没有就此消失。
作为一个打小便接受儒家教育的人而言,此时说出这样的话,对他而言,內心受到的衝击力自然不小。
同时也有些担忧,接下来自己老师,將会遇到什么样的局面。
今后老师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自己尚且如此反应,就更不要说老师这种当代大儒,受无数人敬仰的存在了。
朱元璋大概能猜出自己家標儿,这个时候心里面做何想。
对此,他並没有多说些什么。
宋濂,自己还是比较看好的。
但和刘伯温不一样,宋濂比较顽固,被儒家浸染的太深了。
能爭取让他发生一些改变,自己对他施加一些影响,也还是不错的。
依照宋濂的影响力,这次由宋濂出去说话,肯定也是能劝得下一部分人。
让一些人听从宋濂的,乖乖回去。
如此一来,剩下的那些顽不灵之人,自己这边动手时,就要好做的多。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现在这个阶段,让他真的要把儒学如何如何,彻底摒弃,那也是不可能的。
一来是做不到,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和土壤。
他若是强行去做,只会適得其反,搞得天下大乱。
许许多多的事情,反而没法去做。
他如今所能做的,唯有自上而下的进行一些改动,有意识的去引导儒学进行发展。
发展成適合如今大明所需要的儒学。
不让儒学成为阻碍大明发展的存在。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单单只靠刘伯温是不行的。
若是有宋濂,这对儒学有大研究的人加入,能更好的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推陈出新。
从而更好更快的適应如今的发展,不再成为阻碍。
这事儿不好办,但不好办也得办。
比起改良儒学,让其適应现在社会发展,把儒学给推倒重建,那才是真的太难了。
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条件,做不到。
原本他就想著让宋濂来做这些事儿,在这件事情里出一份大力气。
但却没找到比较好的由头。
结果现在,宋濂主动撞上来了,那还能让他跑掉
必须果断抓住办事,通过了这次的事情,那肯定能让宋濂与很多的儒学人,做一个切割。
让他成为很多所谓的儒家门人口里,自己这边的走狗。
只有受到了这样大的刺激,那才能够在接下来奋发图强,在这事情上了好好的做事,才能出成果。
文王困而演周易,苏东坡遭遇乌台诗案,方能写出赤壁赋。
不给宋濂上些强度,坚定他的信心,他又能如何能奋发图强
自己这可是纯粹的对宋濂好,不然宋濂若是当了那些人的头子,一个劲儿的反对工业大学,就算他名声大,就算他是標儿的老师,自己也不会坐视不理。
肯定会想办法,將他给解决了。
到了那时,他的后果和下场只会更加的不好。
这个时候,宋濂应该已经和那些人相见了,给他们送去惊喜了吧
……
“宋先生。”
“景濂先生!”
“宋师!”
情况果然如朱元璋所想的那样,在宋濂出现之后,眾多的人纷纷围拢上去。
爭先恐后与宋濂说话。
宋先生来了,他们就有了主心骨!
宋先生来了,事情就稳了!很多事情也就好办了。
而他们也都期待,宋先生会给他们带了一个特別好的好消息!
断然不会让他们失望!
宋濂对著眾人点头示意,並没有说话,只是向前缓步走著。
而这些围拢过来的人,便也纷纷给宋濂让出一条道来,自动跟著宋濂身后向前行进。
如此行了一阵儿,来到一处宽阔处。
宋濂在身边之人的搀扶之下,抬步来到了一个稍微有一些高的台阶上。
眾人见此,就都已明白,宋先生这是绝对有话要说。
於是便纷纷满心期待的等待著。
但宋濂並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坐在这里,微垂双目,进行养神。
边上的人,哪怕心中再著急,也没有哪个人敢出口催促。
见到宋先生这幅作派,不少人便已知道,这是宋先生在等人变的更多时,再来说事儿。
免得等会再多费口舌。
同时,也有很多人,很佩服宋先生的定力。
猝然遭遇这等事情,无数人都显得慌乱。
唯独宋先生,能沉住气,安之若素。
这养气功夫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
真真让人佩服,不愧是宋先生!
於是就也跟著盘膝坐下。
有人跟著闭目养神,有人则拿出隨身携带的书本,静静的看了起来。
原本显得骚乱嘈杂的局面,隨著宋濂过来之后,不发一言,便已迅速得到控制。
当代大儒的风采,尽显无疑。
而那些得到消息后,急匆匆赶来的人,见到这样一幕后,也放缓了脚步,找地方盘膝坐下。
人越匯集越多,不远处有著不少维持秩序,防止发生大规模动乱的衙役兵丁,也有被这气氛所感染……
如此持续了大约將近一个时辰,匯集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且速度明显放慢之后。
仿佛睡著一样的宋濂睁开了眼,站起身来。
见到这样的一幕之后,留意者动静的眾人,一个个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也都纷纷跟著起身。
来了!来了!他们最为期待的事情来了!
景濂先生要公布喜讯了!
要为儒家发声,要为儒家做主了!
宋濂的目光,缓缓的在眾人身上扫视过去。
微微停顿一下,宋濂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来,望著眾人提高声音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