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收你们来了(1 / 2)
第258章收你们来了
在说这话时,这个道人神色显得淡然,悠然斟茶,慢慢喝著。
对於这接下来的事情,一点都不慌。
见到这人如此作態,那年轻的道人,也隨之变得大胆的多。
也隨之平静下来了不少。
也端起师兄给他斟的那盏茶,凑到唇边,慢慢的喝了几口,烦躁的心情,似乎都隨之平復下来了很多。
“师兄……这怎么不关咱们的事儿
皇帝要清丈田亩,来势汹汹。咱们道门虽是方外之地,不沾染因果。
可是歷朝歷代,清丈田亩时,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尤其有些朝代还会灭佛什么的。
总是让人有些不放心。”
“且只管放心。”
年长的道人,显得有些不耐烦起来。
似是有些不满他的过分小心与聒噪。
“你也说了是灭佛,不是灭道,咱们和那些禿驴可是不一样的。
再说,咱们位於江西,这边有多少道观更上面则是龙虎山,有真人在。
真人必定是能护住我们,不会让朱元璋胡作非为。
咱们可不是无根之萍,在这江西,別管是官府,还是朝廷,也不敢乱来,需与咱们好好说话。
便是元主,也要尊重道祖。
当年元主坐江山时,给了咱们这边多少的封赏,又给了多少的荣耀
再说咱们这里的诸多土地,诸多荣耀,那也不是偷来的,不是抢来的。
乃是朝廷之所赐,都是正经来路,是不怕查的。
且不说朱元璋度田的敢不敢度到咱们头上。
就算是真的度到了咱们头上,那也无妨。
正经来路的田,又岂会怕他清丈
那就算是清丈,又能清丈出来什么
了不起少些浮財罢了,仅此而已。”
年长道人,说起这些头头是道,一点儿都不慌。
说罢之后,见到自己这个师弟,眉宇之间还是有著一抹的忧愁,当即便伸手朝著上面指了指。
“不要慌,朱元璋也同样是很尊重咱们的。
登基之后,也曾奉上封赏,更是曾请天师到京师走过一遭。
这等大事,咱们这些人不必太过於忧心,自有上面的人去考量。
说不定朱元璋在说清丈田亩之前,便经和上面打过一些招呼,划出道来。
天塌不下来,塌下来了,也有个子高的人在那里顶著,与咱们这些人没多大关係,只管安修行也就是了。
不要为外物而担忧分神。”
听到这年长道人如此说,这年轻道人眉宇之间的那抹忧愁,终於逐渐消散。
“还是师兄道行高,若非来到这里见了师兄,非是听了师兄如此分说,我的心里可一直都放不下。
一直要为这些事情而担忧了。”
“不是什么道行高,无非是活的年纪年长一些,经歷的事情多一些,见多了那所谓达官贵人们的嘴脸,以及那官府的嘴脸罢了。
越是有钱有势之人,就越是怕死,越是怕丟了命,少了富贵。
越是对道祖恭敬有加,连带著对咱们这些侍奉道祖之人,也要多加恭敬。
朱元璋一个放牛娃,得了江山,这里面必然有著道祖在其中相助。
否则又怎么可能轮得到他来做皇帝
论起这对道祖,对这冥冥之中神仙之尊敬,他要超过许许多多的人。
此等情况下,那就愈发的不敢针对我们这里如何。”
年轻道人用力点头,露出深以为然之色。
事情还真就是如同自己家师兄所说的这般。
一时间念头通达,心中忧虑尽去。
便也端起茶盏慢慢的喝了起来,只觉口齿之间茶香四溢。
……
龙虎山,香客络绎不绝,却显井然有序。
来到这里的人,不自觉的就会被这边那庄严肃穆,静謐的气氛所感染。
虔诚的叩拜。
或是祈福,或是求財,亦有求子……形形色色的人,带著各自不同的愿望,皆在此匯聚。
又有人在这里布施功德……
龙虎山一处雄伟的建筑当中,有一男子,身著道袍,在安静静的读著书。
房间之內,也燃著名贵的沉香,沁人心脾,再加上一些布置,愈发衬托的这里,仙气飘飘。
盘膝而坐的那人,也显得仙风道骨。
这人不是別的,正是龙虎山的张天师。
曾经入京拜见过皇帝的人。
他气质极好,不徐不疾,似乎对於外界此时的眾多纷纷扰扰,根本不知道一样,不为所动。
不仅是他,整个龙虎山似乎也都没有受到这丝毫的影响。
皇帝想要清丈田亩,那便清丈,与他们这里干係不大。
他们方外之地,供奉道祖,该做什么事儿就做什么事儿。
清丈田亩,清丈的是那些是富家大户的田,而不是他们的田。
他们自然不必多忧虑。
……
“咱们这边,还是去接一接,皇帝要清丈田亩,那么多能做事的,偏偏不用,要用个禿驴来。
真真是好生晦气!”
江西布政使司这里,陶屋仲这个江西布政使,对著边上的人出声吩咐。
“確实需要接一接。
別管他是什么来路,带著什么任务来的,又是个什么態度,咱们这里都应把自己的事儿给办好,让人无可挑剔。
陈寧笑著说道,对於陶屋仲的提议很是认同。
从他们的谈话当中能够听得出来,他二人对於吴印来到这边进行清丈田亩,都抱著很深的敌意,对这事老大不情愿。
不过想想也对,他们要是情愿了,那才是怪事儿。
皇帝要清丈田亩,那对於他们而言,是一件再坏不过的事情,让人开心不起来。
但这事儿是皇帝那边给弄下来的,代表著皇帝。
他们这里该有的礼数不能失,也正好可以好好探一探吴印的底。
在说这些话时,他们对此倒也显得比较淡然,没有那般的担忧。
毕竟江西这里,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吴印这样一个跟脚不稳的人,哪怕是奉命而来,清丈田亩,也必须要对他们放尊重了,
要靠著他们才行。
当然,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事情的是,胡丞相已经给他们来了信……
对这件事情给他们交了底儿,做出来了指示。
並给出了底线。
皇帝要来清丈田亩,他们这边一点儿东西都不想出,什么都不舍,那是不可能的。
必然是要给皇帝几分薄面
一些钱財,一些田亩该给也就要给。
他们这里也不是不懂事。
胡丞相给划出来了道,那就是清丈田亩这事,他们这边最多需要出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