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265章 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第265章 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著手从各方面来提高这些匠人们的地位,如今终於做出成果来了。

那会在这个时候,想要好好炫耀一下倒也正常……

朱元璋自然不是如同这人所想的那样,想要对这事进行炫耀。

他岂能是那等肤浅的人

当然,也確实有著一些炫耀的心思,在里面也就是了。

但这些只占一个很小的方面,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想要通过接下来的这些举动,彰显出自己对於科学工作者们的重视,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上有好下必从焉。

对於科技这些方面的重视,不仅仅只是嘴上说。

同时也应当做出一些实际的事情,来对其进行彰显。

如今大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处於萌芽状態。

在自己的强行推动下,如今有了一定的成果。

这个小小的幼苗,需要好好的將之给守护住,多多浇灌,多多照顾,才能让其茁壮的成长。

读书为什么能让那么多人去追捧

许许多多人想要科举

就是因为通过读书,通过科举能够做官。

回报那是特別大。

所以想要才会那么多的人对读书趋之若鶩。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那想要科学技术能够发展起来,自然而然,他这里就也需要给出相应的利益。

要让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之人,能够从中获利。

而且,所获得的回报,要远远超过去做別的事情。

只有如此,才能將相应的人才吸引过来,让更多人看到这条赛道,让他们投入其中。

只有吸引足够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於其中,那么科学技术等这条赛道,才能会变得越来越宽阔,才能到处开结果。

才可能走出一条和以往的大明,完全不同的道路。

那么,对他们所能形成刺激的,自然而然便是自己,也就是皇帝亲自动手做出一些事情,亲自引导。

千金买马骨。

现在这两个,率先在钢筋水泥上面做出来突破性进展的人,那就是自己要买的马骨。

单单只是买马骨还不行,还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对这个事进行规范,

比如,他仿照后世弄出来的职称制度,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这个职称,只和他们的待遇,荣誉称號等方面有关,只对他们这个行业有用,和做官没关係。

但是能把待遇以及荣誉等这些方面给拉上去,也同样是很好的。

有了自己这个皇帝亲自出面,来对这方面大加扶持。

就不相信不能逐渐的在大明这里,形成崇尚科学,引导更多的人往科学技术这方面进行努力的风气。

赵光义这些人都能弄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事情。

將以文御武这事给推下去,並成为大宋的共识。

自己是个开国皇帝,怎么著也能把重视科学,重视科研的事给弄好。

当然,单单只是这些还不够。

今后还要著手对教育,以及做官任官的制度这些进行相应的改进。

可以参考后世公务员考试,以及其他一些任官制度。

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定的调整。

要想办法,让这些搞科研的上桌吃饭。

等到官场当中,有为数不少的人是理工科出身的时候,这事儿才算是彻底的站稳了脚跟。

不会今后自己刚去世,这事就被人给轻易的打倒。

只有在官场上面,有一定的力量,一部分依工科出身的人,有话语权,这条路才能更为坚挺。

钢筋水泥这些,不过是一个开始,在今后,从事这方面的人越来越多,这事就能被彻底的稳定下来。

可不是说某个人想废就废。

就算是后面的皇帝,想要將之废除,也不可能,

就算是一时能进行打压,可今后依然能重新反弹。

当然,仅仅是自己在这里对这个事,进行表彰还不行。

接下来的宣传,也必须要做到位。

比如,接下来事情做成后,必须要让大明日报这边,对这个事多加宣传。

让眾人都知道,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对於科研这事,到底有多么的重视。

让他们看到,有人已经在这事情上得到了巨大的好处,成为了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

实际的付出,再加上舆论的宣传。

必然能够让很多人心动。

並毅然决然的,投身到这上面来。

今后,需要在蔡家巷那里,在多盖一些房子,专门用做对科研工作者等作出杰出贡献之人的赏赐。

京城居,大不易,买房子这事,不只是后世不容易,而是说歷朝歷代,对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想要买房子都没这么简单。

需要的钱財都多。

尤其是京师,更不容易。

自己用房子来进行奖励,力度还是很大的。

必然能送到很多人的心坎里。

就不信,在自己多方努力之下,不能把这个事给办好。

……

朱元璋的旨意传到礼部,礼部尚书等人,在得到了这个命令后为之愕然。

陛下所做的这事,实在是太过於离经叛道,不符合礼制。

怎能为这些匠人们,进行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想要奖励的话,直接给也就是了,再弄这个隆重的仪式,確实是有些太过。

这些匠人,不就是弄了钢筋水泥,这些用来盖房子用的东西嘛

又没有什么太大的贡献,皇帝他不至於如此。

但是这些,也仅仅只是在心里面想想而已。

並不会说真的就此实行,更不要明確的去反对。

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完全可以是两样。

不过,他却知道,在陛下做的这事消息传出,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为这件事而感到愤怒。

觉得皇帝如此做,是严重的对士人不尊重。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又有人人,因此闹出一些事端来。

……

“標儿,你说,这会不会又有人觉得咱不该如此高规格对待那些匠人们,从而再闹出一些事端来”

朱元璋望著朱標询问,目光显得有些悠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