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637章 跑在最前列,量产时代即将来临!聚美倒,三家分食!

第637章 跑在最前列,量产时代即将来临!聚美倒,三家分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跟陈延森汇报过,在开完新品发布会后,将在6月18日全球同步发售。

国内的价格标准是:单遥控器版本17999元,双遥版本20999元。

“给陈总寄一批样品过去,另外把电商部的老周喊来。”

王韬试玩了几分钟后,对身旁的助理说道。

要知道,森联资本在参与多轮融资后已是大疆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仅仅只比王韬低了10%不到。

再加上深蓝电池对大疆的重要性,这让王韬在面对陈延森时,表现得格外谨慎。

助理刚转身,王韬又补了句:“让老周把拼呗的联合首发方案带上,就说我要亲自跟他核对细节。”

尽管大疆此前的业务重心在海外,但自从2013年的下半年以后,王韬便借助森联资本的线上销售渠道,不仅开设了官方商城,还入驻拼呗。

悟Inspire1的定价远超精灵系列,虽说性能足够颠覆,但想让用户买单,还得借力才行。

……

……

次日,有媒体对外爆出,聚美优品最大的供应商,涉嫌供应大量假货,涉事品牌包括阿玛尼、博柏利、迪奥、爱马仕等。

消息一出,聚美优品的股价应声下滑,北美地区的投资人一边骂娘,一边抛售股票。

在触发数次熔断机制后,股价从巅峰的39.4美币,一口气跌到了33.1美币。

这倒不是颓势止住了,不过是暂时收盘罢了。

如果程欧没法扛过这次股价风波,聚美优品差不多就废了。

用户对电商平台的信任,构建起来不容易,可一旦崩塌,往往只需要一瞬间。

聚美的这一波操作,直接连累了所有华国的电商股票,就连拼呗和亰东的股价都出现了小幅下跌。

马立云则顿时懵逼了!

他刚刚递交IPO申请书没多久,目前正处在材料审核的关键阶段。

纽交所本就质疑阿狸巴巴能否解决平台上的假货问题,出了聚美这一档子事,更是让阿狸的上市之路,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

马立云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桌上摊着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格外刺眼。

上面的内容提及到了聚美假货事件,并要求阿狸补充说明“如何确保淘宝、天猫平台商品真伪,是否有完善的溯源机制”。

老马想了想,抓起电话打给张涌,沉声说道:“给你三天时间,把所有奢侈品、美妆类目商家的资质再查一遍,有问题的立刻下架。此外,把‘溯源系统’的方案整理好,明天一早来我办公室。”

电话那头刚应下,助理又匆匆推门进来,递上一份拼呗的公开声明。

马立云扫了几眼,脸色更黑了。

拼呗不仅宣布对平台所有美妆、奢侈品商家启动“假一赔十”专项排查,还同步上线了“用户验货通道”,用户可将商品寄给权威机构进行检测,若判定为假货,赔偿十倍现金和检测费用。

“黄征这货,倒是会借机会抢风头!”

马立云把声明扔在桌上,冷哼一声道。

聚美出事,用户对电商平台的信任度本就降到冰点,拼呗此时抛出“假一赔十”和溯源机制,无疑是在拉拢对假货敏感的高价值用户。

更何况,拼呗的一贯做法是,会站在用户这边,把那些卖假货、劣质商品的商家往死里整。

在拼呗上,能买到17.9元三斤的大白桃、9.9元三斤的冬枣、29.9元五斤的白糖罂和7.9元三斤的凯特芒。

这些产品有个共同特点:各项规格标注得极为清晰。

就拿荔枝来说,标注单颗重量16克到18克,实际误差率便不会超过10%,一旦超标就会罚款。

因此,在拼呗上售卖水果生鲜的商家都格外守规矩。

另一边。

森联科技园,拼呗总部大楼的CEO办公室内,黄征看着数据部发来的最新报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美妆类目咨询量环比涨了40%,订单增量24.7%,部分品牌的预售订单甚至出现了超30%的增幅。

拼呗这一系列操作,完美接收了从聚美优品出逃的美妆品类用户。

反观程欧,在微博、斗音和快手上,却被用户骂得狗血淋头。

尽管聚美优品第一时间,就将全部问题和责任推给了供货商,并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但用户压根不信。

紧接着,雅诗兰黛官方回应:“有人说聚美优品支持专柜验货,我们连合作都没有,哪来的专柜验货?”

完了!

品牌方的实锤,成了压垮聚美的最后一根稻草。

信任彻底瓦解!

而第一个跳出来的拼呗,则抱着聚美优品大吃特吃,为自家平台补充了大量美妆用户。

夭猫商城和亰东也不甘示弱,连夜上线了“假一赔十”、“溯源”和“验货”功能,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618大促在即,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聚美优品即便能挺过这场风波,年中大促的业绩也得打个对折。

“黄征、马立云、柳强东,你们做个人吧!”

程欧愤愤不平地骂道。

聚美还没死呢,这帮人就一涌而上,准备瓜分市场份额了。

同一时间。

远在沪城的梁劲松,经过数不清次的尝试与优化后,终于在最新的批产报告上,看到了“良品率:96.4%”的字样。

96.4%!

它意味着星源科技的28纳米工艺达到了量产水平,一举突破了欧美半导体公司的技术封锁,拿到了进军高端处理器市场的门票!

实验室内,国内的研发工程师满面春风,更有甚者,还发出了沸腾的欢呼声。

“可以跟老板理直气壮地说,把天工芯片更多的订单份额分配给星源科技了。”

梁劲松笑了笑,暗暗想着。

在28纳米制程领域,星源科技跑在了全国Fab工厂的最前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