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清妖 > 第37章 老太爷,福禄寿完了!

第37章 老太爷,福禄寿完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和珅没有坐他那三十六人的大轿进宫,而是选择骑马。

这是他的特权,也是人臣的荣耀。

赵安没有这个特权,所以很自觉充当和珅的马夫。

一马上,一马下,就这么沉默行进在通往养心殿的御道上。

马上的和珅神情淡定,目光只在远处的红墙绿瓦上,似乎心中极其平静。

的确平静。

一个靖海侯还不值得和珅如临大敌,莫侯了,就是公又如何?

那些所谓的汉人有功之臣后代,尤其是大清入关后降附的那些功臣子孙本就不受老太爷待见,虽然有着公、侯、伯的超品爵位,但军机大臣、部院尚书、领侍卫内大臣、督抚之类的核心实职从来与这些功臣后人无缘。

当年献上平台五策比施琅功劳还大的海澄公黄梧后人、现任海澄公黄嘉谟不过在温州当个总兵。

如此一比,施琅后人能当上管户口的满洲副都统已然是祖上烧高香保佑了。

白了,同帽子王、八旗的旗主一样,汉人功臣后代在老太爷眼中也是帮“吉祥物”,用来摆设的存在。

唯一一位深得老太爷欢心的功臣后代是李永芳的子孙李侍尧,这人在和珅发迹前堪称老太爷第一宠臣,被老太爷盛赞为“天下奇才”、“最能办事之人”、“历任封疆,实心体国,认真办事,为督抚中所罕见”,长期担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

然后呢?

因为看不起和珅,被和珅这个老太爷“新宠”轻飘飘拿下。

跟李侍尧的出身、职务相比,只是个副都统的靖海侯施秉仁压根就不够资格做和珅对手。

但和珅决定拿施秉仁开刀,不为其它,就为赵安所言斩断“阴谋集团”伸向他和中堂的第一只爪子!

让施家血淋淋的教训告诉那些蠢蠢欲动之人,他和中堂发起怒来也是会死人的!

别老太爷还在,哪怕老太爷不在了,他和珅依旧是这大清朝一不二的存在。

赵安这边目光低垂认真扮演“马夫”这个很有前途的角色,心中则在反复推演即将面圣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用词,确保能给予施家绝杀。

能否绝杀施琅后人其实难度很大,毕竟老太爷上了年纪后不像年轻时那般火暴脾气,动不动就把人刨出来挫骨扬灰,这从文狱实际已经停止便能看出。

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讲宽厚,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近些年来也没有什么王公大臣被老太爷连根拔起,整体来看除了那个倒霉的台湾总兵柴大纪被满门抄斩外,真就没第二个倒霉蛋了。

不过柴大纪的死是福康安一手导致,而和珅是同福康安一样的元婴强者,因此只要充分体现语言艺术成功勾起老天爷的霹雳天火,干掉施秉仁一家把握还是很大的。

正寻思如何个语言艺术时,一直沉默的和珅开口叫了他一声:“有禄。”

“奴才在。”

赵安立刻勒马转身面向和珅,身子微躬,极尽恭敬。

和珅点了点头,沉声道:“待会儿见了皇上该如何回话你心中要有数,靖海侯损毁御宝乃是事实,但其心可诛之处却在于轻慢,在于不敬,不在于其它.皇上春秋已高最重天威颜面,也最念旧情,有些话你须点到即止,莫要多言。”

“奴才明白,中堂放心便是!”

赵安连忙应下,知道和珅这是在点拨他。

告状要告在点子上,既要激起老太爷的怒火,又不能显得过于刻意,尤其不能直接喊打喊杀,要引导老太爷自己得出靖海侯该死的结论。

这其中的火候拿捏至关重要,火烧过头了会得反效果,火不够旺同样也达不到目的。

知赵安是个聪明人的和珅不再多言,抬手示意其继续牵马。

宫门次第洞开,侍卫见是和珅无不肃立垂首,若大宫中只有马蹄声“笃笃”回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