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烦躁中的麦国人,如何应对偷袭(1 / 2)
然而齐辉却是并不着急。
他知道这蘑菇的使用局限。
至少一开始麦国人的制造数量是有限的。
当然即便是几颗,破坏力也是惊人的。
能直接动摇敌对方的士气,没人想与那种武器直接对抗。
除去藏在混凝土地下工事外,暴露在野外,就是等死。
只有在山区作战,靠坑道作战,才能避开那种蘑菇爆炸的威胁,否则的话就是死路一条。
而现在,他可以原样照搬麦国人的技术。
如此一来,就容易多了。
甚至还可以优化迭代,避免许多浪费。
于是他秘密命人在一处山谷深处,几乎是一比一的比例复刻麦国人的研究基地。
而这个基地所需的硬件条件,也向麦国人看齐。
当然许多重要的设备,是没有办法进口的,一进口就会暴露。
他们必须想法自己研制。
齐辉将这个项目列为最高机密,由三个战魂勇士负责。
一人负责技术,一人负责后勤,一人负责军事安保。
这三人分别处理一项,由此可见他的重视程度。
同时,附近也建立了一个新的工业区,被命名为一号重工业基地。
其中的技术,都是来自现有的工业技术,从中仔细剥离出来。
……
与此同时。
麦国人对齐辉的渗透行为一无所知。
毕竟战魂勇士的做法,实在是太隐秘了。
在外人看来,他们都非常老实。
每天只知道按部就班的干活,讨论,研究,整理资料。
他们从来不与其他陌生人接触,也不向陌生人甚至家人写信,通电,总之,就是一群一心扑在项目上的爱过者。
在这种情况下,谁会想到他们是间谍,没有人能猜到的。
在麦国人的眼中,他们是自己人。
皮肤一样,说话一样,而且还很幽默,干活也很卖力,从来不与可疑人物接触。
他们从来不对外打电话,不向外发电报,甚至也不对外写信。
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间谍呢?
如果是间谍的话,那也是走长期路线的间谍。
如果是那样的话,人人都可能是间谍——因为未来没人能保证。
而麦国人在对待科学家方面,还是比较优待的。
总之,麦国人没有任何理由去怀疑他们。
除非是涉及到某些及时性的消息泄露。
而这些即时性消息,齐辉不会让他们去泄露的。
只有那些鬼子间谍,才会在上司的命令下,不得不冒着一次性使用的结果,而去泄露那些即时性消息。
比如说某支舰队的动向。
只限于特定人员才知道的消息,一旦泄露了,就很容易查。
怀疑目标太少了。
而齐辉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战魂勇士做那样的事。因为他知道那是没有战略意义的。
总而言之,这些人在麦国人那里都是非常可信的。
而如今麦国人最操心的事,其实不是关于蘑菇的事情。
因为麦国人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在战争结束前研究出来。
他们最关心的,还是鬼子对东海岸工业区的袭击,越来越猖狂。
几乎是每天夜晚,都有鬼子的潜艇偷袭。
他们往往看到鬼子悄悄开着微型潜艇,深入内河释放攻击气球。
气球上携带着炸弹和燃烧弹。
每次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这给他们的工厂区带去严重的威胁。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工厂,首要的安全任务就是防火。
几乎所有工厂,都惧怕火灾。
尤其是化工军工厂,一场人为制造的火灾,无异于一场空袭。
甚至比空袭还要可怕。
空袭还能防备,这种气球偷袭,他们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也没有人做出预警。
因为它们总是晚上来。
于是麦国人的小说,报纸上,将这些趁着黑夜来的气球,描绘成了“地狱中的气球恶魔”。
40年代麦国人的漫画,小说,都已经很发达了。
后世流行的克苏鲁系列,就在这一时代诞生并且开始兴旺起来。
随后麦国人再次召开了一场对策会。
这一次对策会,召集了众多海军,陆军的军官们,还有国民警卫队的军官。
主持人是马中将。
马中将面色沉重。
他对着众人说道:“现在我们加强了对鬼子造船厂的进攻。”
“效果是有的。”
“但是鬼子已有的潜艇,还是在对我们进行肆无忌惮的攻击。”
“而且还是本本加厉。”
“上个月的损失统计数字,又增加了20%。”
众人顿时脸色很不好看。
这意味着巨大的伤亡。
“每天我们都有工厂被鬼子袭击,民众受伤。”
“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幸好我们已经发动了渔民,发动了海上巡逻队,给他们预警。”
“而且我们也给那些商船们都加装了武器。”
“即便如此,鬼子潜艇还是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进攻我们。”
“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海上巡逻。”
“你们要将整个东海岸都彻底建立起一道海上堡垒来。”
“东方人有长城,我们也要建立海上长城。”
这时有人反驳道:
“长城不能阻止野蛮人,海上也没有长城。”
“我们应该打到鬼子的老家去,将它们所有的皲火和潜艇都拆掉!”一位海军少将愤怒道。
听到这里之后,众人也是点点头,觉得他说得很对。
麦国人向来是崇尚进攻的。
他们不喜欢防守。
另外一个时空也是如此。
刚刚遭受偷袭,就开始想办法反击敌人,而不是说建立自己的新防线。
“我们应该开始更强大的进攻行动。”
“鬼子的潜艇,气球,燃料,我们都要进行轰炸和破坏,不能让他们肆无忌惮地使用。”
“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建立好防御。”
众将军纷纷鼓掌。
马中将点点头。
他赞同这个年轻将军的说法,他也欣赏这些年轻人的勇气。
于是很快一场更加浩大的战役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