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科学奇迹静待花,复明在望期半载(2 / 2)
李三阳连忙摆手婉拒:“钱院士,真不用麻烦您了。我这人糙得很,根本不会品茶,什么好茶到我嘴里都是牛嚼牡丹,纯属浪费。”
他本以为钱院士还会再客气几句,没想到老人家闻言,竟然真的认真想了想,然后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
“嗯……你说的倒也是实话。”钱院士摸着下巴,随即话锋一转,笑道:“不过没关系,这茶你还是带一些回去。我记得白老家主是懂茶的行家,她应该会喜欢。”
李三阳脸上顿时露出几分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
他们这一大家子跟那位白老家主白怀瑾的关系,那可是相当……微妙且僵硬。
这茶送过去,指不定会被解读出什么意思呢。
钱院士似乎也没指望他回答,很快切入正题,他一边示意李三阳坐,一边直接摆手说道:“这次来是为了解青玲小姐的最新情况吧?放心,你大大的放心!青玲小姐的情况,好得不能再好了,进展非常顺利,远超我们最初的预期!”
说着,他从办公桌上拿起一叠彩色照片和一份厚厚的检测报告,递到李三阳面前,语气兴奋地解释道:
“你看,这是最近一周的详细观察记录和反应测试数据。她的新生眼睛不仅对光线强度变化有明确的瞳孔收缩反应,更令人惊喜的是,她对不同波长的光,也就是不同的颜色,也开始产生差异化的神经信号反馈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她的视网膜锥细胞很可能也在良好发育!她的眼睛绝不仅仅只能感知明暗,而是正在逐步获得分辨色彩的能力!这是功能健全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
钱院士越说越激动,用手指点着报告上的数据:“就目前的功能性评估来看,她的视觉系统整体水平,大概相当于妊娠七月左右的胎儿水平。大小上比成人略小,还在继续生长,但基础功能都已经初步具备了。当然,对复杂立体空间的深度感知和判断,涉及到更高级的神经中枢整合,这部分还需要时间慢慢适应和发育,急不来,我们预估至少还需要几个月的观察和训练期。”
说到这儿,钱院士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信心满满地保证道:“只要后续不出现极端意外的排异反应或者发育停滞,姚青玲小姐的这双眼睛,我们有超过九成的把握,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视力!这将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其实,像这种复杂的断肢再生项目,最凶险、最不可控的三个核心阶段,如今已经平稳渡过了前两个。
第一阶段“激活与启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目标细胞,并突破身体固有的“成年后不再生长”的限制枷锁。这一步,他们已经完美攻克。
第二阶段“欺骗与供养”:如何在漫长的生长期内,持续“欺骗”体内的免疫系统和基因调控系统,让它们坚信这个新生的器官是“原装”的、是理应存在的,从而心甘情愿地为其提供充足的血液和营养供应,而不是将它当做异物、肿瘤或者入侵者般无情攻击和清除。这一步,目前来看,也已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
而接下来,就是最后的第三阶段“精准停止”:
眼睛的发育不可能无限进行下去,它必须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大小和功能水平上准时“刹车”。
虽然理论上基因中自带了这套停止指令,但面对人工强力干预下的高速再生过程,科研团队依旧不敢有丝毫大意,必须进行最严密的人工监控和干预准备,确保再生过程在达到完美终点时能平稳收官,避免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良。
也就是说,即便姚青玲的眼睛在形态和功能上完全长好了,她也至少需要再进行半年以上的住院观察和稳定性监测,确保万无一失后,才能真正意义上“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