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修渠之策(1 / 2)
说着,秦臻从怀中掏出一份早已备好的羊皮卷地图,缓缓展开,继续说道:
“大王,臣此前就曾向先王进言过此事。若这水渠一旦建成,关中大片农田将拥有稳定且丰沛的灌溉水源。庄稼得水滋养,粮食产量必将大幅提升,仓廪亦会随之充实。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侵袭将得到有效遏制,极大增强秦国国力。
如此一来,将为秦国日后的霸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秦臻一边讲解,一边详细阐述工程的走向与预期功效。
嬴政听得全神贯注,目光紧紧锁定在地图上,仿佛已透过这张羊皮卷,看到了水渠建成后秦国沃野千里、百姓富足的盛景,心中对这项工程的期待也愈发强烈。
待秦臻话音落下,他缓缓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
过了一会儿,嬴政的身形骤然停住,站定在大殿中央,沉声道:“先生所言,正合寡人心意。
此乃富国强兵之良策,亦是关乎秦国千秋万代的大事。
水利不修,农田无水灌溉,粮食难丰,农业根基不稳,国本又何以牢固?秦国欲图大业,根基稳固方为首要。”
只是这般浩大工程,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甚巨,朝堂之上,恐有异议。”
见状,秦臻拱手坚定道:“此虽工程艰巨,需开山辟路、引渠修堤,但长远看来,益处无穷。
但只要筹备充分,精心调度,定能成功。
此工程若成,关中之地将得水利之便,沃野千里,成为秦国永不枯竭的粮仓。为大王日后东出扫六合,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撑。”
嬴政听闻,眯起双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片刻后,嬴政睁开双眼,目光中满是决断,重重点了点头:“好!不过此事干系重大,于明日朝会,寡人便与众臣共同商议,务必谋定而后动,让这利国利民之策早日落地。”
..........
翌日,章台宫大殿内气氛凝重。
嬴政端坐在高台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群臣,手中紧紧攥着秦臻呈上来的策论。
长久的沉默过后,嬴政缓缓开口道:“诸卿,左庶长呈上来一份提议,欲在我秦国境内,修建一条规模宏大的大型水渠。
此渠若能顺利建成,可保秦国水患永息,农田亦将灌溉无忧。这对我大秦成就霸业,其意义不可估量。今日,便就这一议题,大家尽可畅所欲言,无需拘谨。”
此言一出,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显然这个提议引起了他们的广泛关注。
这时候蔡泽站出来,躬身道:“大王,臣以为此乃天赐良机!当下,我大秦国力蒸蒸日上,此时修建水渠,恰逢其时。
不仅可以将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更能为秦国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水患平定后,饱经忧患的百姓们,对安居乐业充满渴望,让他们投身到水渠的建设中来,可谓一举两得。
既能让他们为国家出力,又能借此解决他们的生计难题,得以养家糊口。
如此这般,必定能极大地激发百姓心底的热情与积极性,使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项工程之中。
再者,秦国向来以耕战为本,水渠建成,粮食产量必将大增,使得大秦兵强马壮。到那时,何愁六国不平,天下尽归我大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