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袁熙上表请附(2 / 2)
自黄巾造反、董卓乱政以来,天下分崩离析,诸侯割据一方,相互攻伐,早已无人将朝廷放在眼中。
如今,竟然有诸侯主动上表请求归附,而且还是四世三公、曾经雄踞河北的袁氏!
即便明眼人都看得清楚,袁熙是被赵云大军逼至绝境,退无可退才出此下策,但这依然无法冲淡朝廷上下的喜悦。
因为袁熙的归附,绝非简单的地方诸侯重新投向中央朝廷,接受朝廷的直辖,其背后的政治意义远超想象。
它向天下再次宣告了汉室的正统地位,证明即便历经战乱,大汉的旗帜依然具有感召力。
其次,更被视作汉室复兴的重要征兆,让文武百官乃至天下百姓,重新看到了四海归一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袁熙绝非无足轻重的阿猫阿狗。
他的身份尊贵至极。
自其父袁绍起,袁家便受封冀国公,如今这一爵位由他承袭;同时,他更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幽州牧,法理上掌控着幽、冀二州全境。
要知道,整个冀州都是袁家的封国,以一州之地作为封国,这在大汉立国数百年的历史上,堪称独一份的荣耀。
这样一位在政治层面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诸侯,主动上表请附,朝廷自然不敢等闲视之。
当日午后,天子便召集三公九卿、诸位重臣于太极殿议事,御案上的奏表还散发着墨香,殿内的讨论却已如火如荼。
“陛下,袁熙请附,乃是天意兴汉之兆!”太傅杨彪率先出列,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
“袁家四世三公,名望遍天下,若能接纳其归附,必将感召天下人归心,早日促成天下一统,臣以为当速速应允!”
话音刚落,便有御史大夫反驳:“太傅此言差矣!袁熙不过是穷途末路才来归附,其心未必真诚!
昔日袁绍割据河北,公然对抗朝廷,官渡之战更是妄图篡逆,如今袁熙走投无路才俯首称臣,若轻易接纳,岂不是纵容叛逆?
臣以为当拒纳其请,传令赵云顺势拿下涿郡,彻底肃清袁氏残余!”
也有大臣提出折中之道,语气谨慎:“接纳袁熙也行,但袁熙必须上缴所有兵权,废除冀国公爵位,仅保留列侯身份,
迁居长安就近监管拘禁;幽州之地则由朝廷派遣官员接管,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既彰显陛下仁德,又不至于留下后患。”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全盘接纳,以彰显天子胸襟;
有人坚持拒之门外,以惩戒袁家昔日之罪;还有人斟酌利弊,提出种种限制条件。
各方争论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天子坐在龙椅上,听着群臣的议论,眉头紧锁,一时难以决断。
自登基以来,每逢这种关乎天下格局的重大事宜,天子便习惯性地征询大将军刘浪的意见。
刘浪身系国之安危,手握重兵,更具远见卓识,其主张往往能切中要害,为朝廷指明方向。
此次也不例外,天子沉吟片刻,终是开口道:“袁熙请附一事,事关重大,众卿所言皆有道理。
传朕旨意,即刻派遣内侍赶赴前线,将此事告知大将军刘浪,征询其看法,再作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