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 第478章 义正言辞的凡尔赛

第478章 义正言辞的凡尔赛(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各位,咱们就去那吧,我临时租用个会议室,你们想问什么就问,这样我们也不用打扰到其他人。”

拿出钱包递给王胖子,示意他先去东方酒店订包间和会议室,李华麟盯上了街边的烤地瓜,下意识咽了咽口水,太香了。

他无视记者们那一脸怪异的表情,来到一排三轮车旁,直接包了三个商贩的烤地瓜,给每个记者和摄像师都安排了一个。

一路走,一路扒皮,李华麟被地瓜烫的手指疼,还是美滋滋的吃着地瓜,引来一名记者好奇道:

“华麟同志,据我们所知,你是江省外贸局的业务处处长,一个月的工资只有75块,你这样每天的花销,会不会太过铺张主义?”

另一个记者啃着地瓜,也好奇追问:“是啊,我们很好奇,你的这些钱来源。”

“你说我的钱啊,我之前不是去当访美学者了吗,三年时间我包揽了奥斯卡三年的最佳编剧,这本身就是有奖金的。”

“嗯...而且我也跟好莱坞的六大影视家族有合作,他们在我这买剧本拿去拍电影,我是有分红的。”

“严格来说,国内的工资不够我的花销,而我花销的钱呢...”

李华麟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对着镜头露出一个笑脸:“我出过书,写过剧本,都是靠脑子赚钱。”

“而且,我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时,旁听了48门课程,拿下了40门课程全优,7门良,一门不及格。”

“另外,我也是出华语之外,13国语言的精通者,也是哥大艺术系的外聘名誉教授,汉文学系外聘名誉教授。”

“这些做不了假,证书都在我们江省外贸局,一楼大厅展览呢...”

李华麟接连吃了两个地瓜,不经意舔手指的动作被偷拍,他指了指眼前的东方酒店,笑道:

“这里涉外,能用外汇券,进去吧,我争取满足你们的问询。”

抬腿上了青石台阶,东方酒店的门开了,王胖子对着李华麟点头道:

“安排完了,你们直接去三楼,那里有专用的会议室,会有服务员指引。”

见王雁菡递来的地瓜,王胖子一愣,笑嘻嘻的收下,也不顾记者对他偷拍,就那么啃了起来,啃得一个香。

对于李华麟的话,在场记者半信半疑,但还是有人问出了疑惑:

“华麟同志,48门课程,为什么会有一门不及格呢,难道你是得罪那门课程的老师了吗?”

李华麟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的确,那是门经济课!”

“当时我和同为访美学者的黄同志和王同志去听课,那个教授对华夏人很不友好,我们便当堂离开了,所以我们四人都不合格。”

“事实上,也不止我们,我有打听过,他的那门经济课不止针对华夏学者,而是针对所有非美学员。”

“也就是说,他的手底下只有美国学生能不挂科,其他国籍的学生,有一个算一个,都不给过。”

“哦对,访美学者团体里还给那个教授起了个绰号,叫做秃头撒旦。”

“秃头撒旦?”一众记者跟着李华麟走进东方酒店,手里还啃着烤地瓜,那是引来服务生们频频侧目。

他们听到秃头撒旦这个绰号都笑了,虽然不知道撒旦是什么意思,但秃头...大家都懂得。

到了三楼,王雁菡推开了会议室的门,注视着记者和摄像师们涌入,不由笑道:

“撒旦在西方人的认知中,是地狱里的恶魔,最强大的恶魔,秃头撒旦,就是秃顶恶魔的意思。”

“嗯,那个给我们挂科的教授,是个地中海...”

王雁菡和黄翠芬的身份,在场记者们很多都清楚,毕竟之前访美学者回国时,她们都被采访过。

作为访美学者,又是同一拨同一个宿舍的,李华麟在帝都遇险,其他两位同学赶过来情有可原。

一众记者听到王雁菡的解释,那是憋着笑,或许脑海中已经幻想出秃头撒旦的容貌。

东方酒店的会议室并不大,也就最多能容纳50人同时有入座,可在场的记者和摄像师,早就超过50人了。

还好,记者们只要入座,摄像师们站着360°角度抓拍就可以,并不用座椅。

一切准备就绪,李华麟看了看时间,便带着王雁菡和黄翠芬坐到了主席台的位置,调好了话筒。

一众记者见李华麟那种无比放松的状态,也各自放松了很多。

他们很多人当记者多年,还从未见过有采访人自己租会议室应对采访,还带着记者们招摇过市,请吃烤地瓜的!

对方似乎完全没把他们当成突击采访的记者,就像是过来聊天的朋友,这种感觉简直了...

但就是这样的独一无二,令记者们对李华麟的感官越发的认同,

尤其是他的那一句,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当我看到报纸上,无数跟我孩子一样大小的孩子们,被病痛折磨着,我就觉得心如刀绞。

这无关荣誉和使命感,只是一个做父亲的抉择,我也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可以为他的父亲自豪。

就这么朴实无华的一句话,绝对会成为明日的头版头条,

全国上下都会知道江省外贸局,出了一个26岁的外贸处处长,精通13国语言,更是蝉联奥斯卡三年最佳编剧!

“华麟同志,你能给我们说一说,你在纽约期间,在哥伦比亚大学时的生活吗,我觉得在场的记者们一定都很好奇!”

一名记者起身,率先发出了问询,但问的却不是慈善捐赠,而是李华麟在纽约的生活。

李华麟挑了挑眉,目光与王雁菡和黄翠芬对视一眼,“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笑道:

“初到纽约时,我们每人每个月的生活费有500。”

“这是外贸局给下属员工的福利,所以我们比其他部门的学者,每个月多了150块。”

“纽约很大,所有的一切都很繁华,不愧世界金融之都的美誉,但越是繁华的地方,越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我们四个人一组,到了哥大报到后,就租下了学校给安排的合租公寓,每人每间房一个月360块美金。”

“当时我和方涛住一个屋的,360块我们两个可以平摊。”

“没办法,不是我们不想住便宜的房子,是人家学校就给安排那了,不住不行。”

“最初的半个月,我们四人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想想看,一个汉堡要6.5美元,一瓶可乐要1美元。”

“我们几个就算天天啃面包,就兜里剩下的钱,也挨不到月底,就会被活活饿死。”

“当时我们四个还开玩笑呢,这不是访美学者,这是美国生存大挑战,第一项就是要想办法不饿肚子。”

“还好,学校附近的餐馆,便利店都招小时工,这让我们四人在空闲之余,有了填饱肚子的资本。”

“可我们是去学先进知识的,不是去打工的,打工只能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但却极大浪费了我们的时间!”

“也是凑巧,我看到唐人街有人在收剧本,价格很高,我就跟他弹了弹,那个剧本叫做变相怪杰!”

“也就是这个剧本,拿下了1984奥斯卡最佳编剧和最佳原创剧本奖。”

“可以说,自打电影爆火,我就不缺钱了,我们也不缺钱了,而且我也有能力拿出小金库,去帮助一些资金困难的访美学者。”

面对着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李华麟半真半假的编了一个故事,反正王雁菡和黄翠芬就在身边,这俩人又不能拆台。

一众记者就像是听故事一样,将李华麟诉说的经过全都记录了下来,又有人笑着提问:

“奥斯卡最佳编剧,那是全美最高奖项了,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及,被华麟同志摘冠,你当时登台领奖,什么心情?”

“心情,开始挺激动的,毕竟全世界转播,又有那么多同行看着,可接连拿了三年之后,感觉也就一般般了。”

李华麟很是认真的沉吟了片刻,见一众记者们撇嘴的表情,只好又补充道:

“我写剧本又不是弘扬艺术,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让自己和家人过的更好一些。”

“事实上,当你们某些人跟我同一位置时,就会觉得闯过去的山峰并不值得夸赞,只有闯不过去的高山,才是高山!”

又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一众记者低头不语,闷头记录,摄像师们咔咔闪光灯不停。

本来是很简单的记者问询,愣是被李华麟搞成了记者招待会,时长超过了2小时,堪称最长时限记者会。

会议上,不仅李华麟被追问了各种问题,就连王雁菡,黄翠芬,还有跑腿的王胖子,也被迫拉着问问题。

李华麟趁势给王胖子在琉璃厂的古董店做了一个宣传,那是把王胖子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总的来说,问询不像问询,记者招待会不像记者招待会,

两个小时,20几家报社的记者,面对着李华麟这个年轻的业务处处长,并没有提问太刁钻的问题,

大家坐在一起更像是唠唠家常,那是想到什么聊什么,都快变成故事会了...又被笑称最和谐的记者招待会。

临近傍晚5点,记者们都各自散去了,李华麟带着王雁菡,黄翠芬,王胖子去了金来顺,没位置了又改位全聚德。

等抵达全聚德时,周书澜,李都,崔键,王腾几人都早已等待了。

开局先来十个烤鸭,10个刀工师傅咔咔切片,场面那叫一个壮观,

李华麟则点了几瓶茅台,跟在场好友连碰了几杯,众人都好久没见了,那真是有太多的话要聊。

崔键,现在可是贼有名气的摇滚歌手了,成立了“希望”乐队,在帝都开了不下十几场个人演唱会,还要准备全国巡演。

李都,现在已经坐稳青年报社的编辑,每天投稿收到手软,

平常最喜欢鼓捣古董,总跟王胖子厮混,一直惦记李华麟小说的后续。

王腾,王胖子的老弟,大帝之姿没了,倒是富态了许多,三年时间从小瘦子变成小胖子了,体重直奔王胖子,

那是往那一坐,椅子都嘎吱吱直响,现在也不是无业游民了,拿了王胖子的资助,在幸福里弄了个小作坊,卖豆花,生意贼棒。

周书澜,纯纯的受气包,现在已经是正式的大学教师了,被父母安排了一个相亲对象,就快领证了。

只不过那个女孩性格豪爽,对比周书澜这闷葫芦,俩人在一起时候,受欺负的总是周书澜,都快养成易受体质了...

王胖子,现在是琉璃厂的名人,只要去过琉璃厂的顽主,那没有不知道王胖子的。

这小子依旧前店是假货,后店藏点青瓢,每天收益不稳定,属于三天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那种!

不过呢,王胖子本身就跟周无命有联系,周无命在香江走私的假青铜器,几乎都是王胖子在私底下供货。

别看这小子表面是个卖假古董的,私底下也是卖假古董的,可赚的钱那是天差地别了。

现在还没结婚,膝下养女已经上了中学,每天王胖子最大的乐趣就是接孩子上下学,十足的女儿奴。

很快,十几盘的烤鸭已经切好,李华麟又让师傅们切了10只,没别的,就是不差钱!

一群人推杯换盏,那是烤鸭使劲的吃,就连王雁菡和黄翠芬这种小胃口的人,都一人干掉了一只半的烤鸭。

待到中场休息,李华麟举起杯,与众人碰了一个:“今天大家往死里吃,吃完再打包带回去给家人一些,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