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152章 灵验

第152章 灵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我皇明太祖立国之初,给军户授田,人人愿意从军。不知始自何年,屯田政废,册籍无存。以我在山丹卫所见,上官盗卖仓粮,私役军户……”

千户听得心惊胆战,大喝一声:“白莲教妖孽,不得妄言,今日捉拿你,明日解去榆林镇!”

却见那妖言惑众的中年人转身一拱手道:“这位将爷,我哪里说错了吗?”

千户怒视一眼百户,一脚踢过去道:“看你干的好事,今天你吃不了兜着走!”又转向王琼,问道:“王尚书,这可如何是好?”

王琼久历戎伍,杀伐果断,根本不愿意费心与妖人讲道理,对千户说:“还不将白莲妖人拿下,明日解押榆林!”

惠庆当先一步,将李福达护在身后,对千户大声说:“我乃洛川生员惠庆,我们不是白莲教徒,不用将军费心,我们明日就渡过黄河!”

千户只觉得这些人不可理喻,见天色已晚,对百户下令道:“关上屯堡门,明日再做打算!”

大冬天的晚上,人出了屯堡就是死。李福达一行人男女老幼都有,千户也不怕他们逃走,见他们给过钱,便让他们吃了晚饭,并腾出几间房给让这些不速之客中的青壮年住,女人、小孩、老人分住在其他军户家里。

王琼见这群人中居然还有几名秀才、童生模样的人,心中称奇。把惠庆等读书人叫到屋中,问道:“尔等孔门弟子,为何被妖人所惑,背弃正道?”

惠庆听千户称呼王尚书,已然知道是被充军来的王琼,一躬身道:“晋溪公,我等并无违背圣贤教诲之处!”

说着便拿出圣经给王琼:“如果此书不符合圣人教诲,晚生立刻将此书烧毁!”

王琼就着油灯光翻看圣经,里面说建立三代之治、等贵贱均贫富、天下大同等,确实没有违背孔孟之道,尧是昊天上帝也没有问题,麦基洗德、耶苏云云,与释迦牟尼一样是蛮夷人物,事迹无法考证。

王琼亦不愿意就细节辩驳,直指根本道:“天道远人道迩,子曰敬鬼神而远之!鬼神是另一个世界的事,非吾等所知道的!”

惠庆一路走来不知道回答过多少问题,王琼的问题根本难不倒他:“我等在人间建立大同,不是为取悦鬼神,而是为世人自己!”

王琼自恃身份,见惠庆等人和一些举人进士一样,根本没有读书为做官出人头地的欲望,也不想再说什么,挥挥手让他们回窑洞。

次日天晓,王琼觉得炕上好像没有热气,便推醒身边的千户、百户道:“你们起来,别冻着了!”

三人出了窑洞,感觉比昨日冷多了,便活动一下身体呵呵气,见李福达惠庆等人已经在洗漱,千户喝道:“想去榆林也不用那么急!”

李福达微微一笑:“我们是有天命在身的人,怎么会跟你去榆林?今日我们就过黄河!”

“你有本事就……”,千户指着屯堡东边正要说话,却惊诧地看到黄河上千里冰封,白茫茫的冰面在清晨的太阳下,反射着七彩亮光。

黄河居然一夜之间冻住了!

“这……”千户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王琼、百户也是目瞪口呆。

惠庆平静地一拱手道:“王尚书,两位将爷,我等受命于天,请不要逆天行事。逆天行事者必受天谴!

今日吃过早点,没有人能拦住我们渡过黄河!”

李福达他们整队出发时,千户百户已经没有能力拦住他们了。因为张家湾屯堡有五名父母亲双亡的单身军户,两户中年夫妻带着刚成年的儿子也决定加入李福达的队伍。

“两位上官,我们认为李上师说的对,你们这些大人讲的圣贤道理都是假的,你们根本没有相信过你们说的话,也没有按你们说的做过。”

李福达等众人先行后,向王琼、千户及屯堡送别的军户拱手道别,然后转身追赶。

千户不敢下令阻挡,因为其他的军户、连同百户都沉默而敬畏地看着李福达,有人甚至向天祷告。

李福达等人把鞋子绑着绳子,折了树枝,互相扶持着,慢慢地走过黄河,身影消失在河北岸。

千户回过头对王琼道:“王尚书,如果报上朝廷,你说皇上会不会相信我们说的神话,老天帮忙,我们拦不住?”

王琼苦笑一笑,道:“士兵逃亡很平常的,就报给延绥镇说军户逃逸吧!其他的事不要报给朝廷了,圣上如果知道另外有人显现灵验,我们都说不清楚。”

“顺天府上报今年秋旱,入冬以来迄今不见雨雪,仙师可有祈雨之法?”

文华殿的偏殿中,嘉靖头戴花冠,身着八卦道袍,端坐于蒲团上,问台阶下行完朝常礼后肃立的邵元节。

献皇帝身为受安陆地方官监控的闲散王爷,没有政务可以过问,他为自己找的消遣就是求道。

除了玄修之外,献皇帝还不辞辛劳,深入安陆山林寻找药材,并撰写了一本药书。

献皇帝每采来药材即亲自炮制、煎煮,体验其药性然后记录下来,他四十三岁即早逝的可能原因,指不定与他以身试药有关。

嘉靖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自幼好道。登极之后,嘉靖亦征召过一些道士探讨长生之法,只有邵元节的长相、气质、年龄、谈吐令嘉靖一见倾心。

邵元节自信满满回道:“陛下,贫道略通祈求雪雨之术,请陛下下诏!”

嘉靖三年底,嘉靖降旨曰除了皇上日夜向上天祷告外,将还于朝天宫设大醮祈雨。京师百官斋戒七日,有条件的官员亦应在家中设坛祝祷。

对于四季分明的华夏农业文明来说,历法节气是农时指导,朝廷要在各地建立星像、日影、月相观测点,不断调整历法,让每个节气点精确到时、刻、分。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每个官员的应尽义务。

朝天宫中,搭了一座三丈高台。台左右插着二十八宿旗号,顶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有一个香炉,炉中香烟霭霭。两边有两只烛台,台上风烛煌煌。炉边靠着一个金牌,牌上镌的是玄天上帝名号。

台后面有许多道士,在那里写作文书。正中间设一架纸炉,又有几个象生的人物,都是那执符使者、土地赞教之神。

在公、侯、伯及内阁官员的祈祷声中,邵元节大踏步登上高坛,捏着手诀,口中念念有词向上天祝祷后,开始焚烧嘉靖亲自用金粉写着祷词的青藤纸。

大醮持续七日,北京上空狂风大作阴云密布,至深夜风停,片片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

天明时分,地上积雪已有半尺多厚,顺天府变成了晶莹世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