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大明最大的一个窟窿。(1 / 2)
谁也不想被抄家灭族!
原本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盐商们团结起来,开始集中发力,无数雪花银拍着翅膀飞向各个官员的口袋,最终化为一道道奏疏递到了景运帝的案头。
主旨只有一条,陈牧上任的消息传出,各行凋敝,商业繁荣不复,请命朝廷为天下计,重新考虑盐运使的人选。
每一份奏疏都写的花团锦簇又有理有据,仿佛陈牧已如鬼神一般,会令两淮陷入地狱。
然而,此等群起而攻,反倒让极度缺钱的皇帝陛下,透过这些奏疏,看到了盐商们隐藏起来的金山银海。
“朕的!都是朕的!”
“吴锦拟旨,命陈牧火速回京”
吴锦应声领命,刚草拟了旨意,还没等给皇帝陛下过目,便有太监前来禀报,归德长公主求见。
“皇姐?她真的来了!”
景运帝眸光闪烁,片刻后振奋精神,道:“吴锦,你去请皇姐进来,朕想看看她怎么劝朕!”
“遵旨”
吴锦却步而退,很快便引长公主来到乾清宫,一通见礼过后,景运帝亲手相搀,各自落座后,更是有些心疼道:“皇姐身子还未调养好,有什么事通传一声,朕去你府中便是,何必亲来一遭”
长公主风目微抬,在皇帝那紧蹙的眉心上停留一瞬,心中轻轻一叹。
这个弟弟,终究是长大了。
都说打弟弟要趁早,此言不虚也!
“听闻陛下有意命陈牧担任两淮盐运使?”
“诶,皇姐也听说了?两淮那闹的太不像话,需要人去治一治,否则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引出什么乱子!”
说着话景运帝从御案上抽出李道玄的奏本,命吴锦递了过去:“正好皇姐来了,也帮朕看看”
长公主素手拿起密奏,一行行刺目的文字映入眼帘:
“........查两淮盐政,弊窦丛生,纲纪大坏。其一,新课逋欠,国课虚耗,累计已逾三百万;其二,官盐壅滞,私枭横行,淮盐不出江浙;其三,盐业行会挟资跋扈,把持市价……”
李道玄的文采真不是虚的,洋洋洒洒数百字,道尽两淮盐业的污垢,别说皇帝,就是长公主此刻读完,也面色深沉,双眉紧锁,甚至连攥着奏本的指节都有些发白。
景运帝看着她的模样,一瞬间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沉声道:“皇姐,朕甫一亲政,便听闻盐政不稳,然只当是积弊难除。却不知,竟是这些蠹虫,欺朕年少,盘踞要津,吸食民脂民膏至此!他们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他越说越怒,抓起案上一方端砚,狠狠掼在地上,墨汁与碎石四溅,污浊了地下金砖。
此怒是对盐商,也对长公主!
长公主放下奏折,劝道:“陛下息怒。”
“息怒?皇姐教朕如何息怒!”
景运帝盯着她,眼神锐利,带着深深的探究:“盐税占大明赋税多少,皇姐比朕更清楚!盐业有多重要,皇姐也比朕清楚!如今两淮盐商如此作为,犹如人之脓疮,再不处理必毁我大明江山!
陈牧在山西对付晋商做的不错,此刻正可用来刮骨疗毒,将这扬州盐业的脓疮,给朕好好清一清!”
“陛下!”
长公主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陈牧,去不得”
“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