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见公主(1 / 2)
景运帝看着那离去的鹅黄背影,猛然间发现那身影竟有一丝萧索之意。
最是无情帝王家!
吴锦不知何时凑了过来,躬身道“陛下...”
“应该不是陈牧!”
景运帝舒展了眉心,目光望着远方天际:“若是陈牧,皇姐不会来此,不过到底是谁,还要查!此人不查实,朕心难安!”
景运帝的确不知银票局之事,但却对两淮盐税的重重弊端以及存在的不法利益知之甚详,毕竟无论是长公主掌握的皇家账册还是扬州织造局,都提供源源不断的情报、
这次想让陈牧去两淮,用意很多。
若陈牧成行,极大可能缓解财政压力,相信以陈牧的能力,只要他想,也能查清其中的种种猫腻。
大明的皇权只能有一个出处,就是他朱君洛!
若陈牧无法成行,那能阻拦此事的,只能是长公主。
事实上,景运帝一直期待长公主来此制止,因为只要她来了,就说明那个孩子的父亲,与陈牧关系并不大。
那个孩子哪怕记在了故太子名下,却依旧朝野公认的庶长子,一旦将来有大变,那就是塌天大祸。
长公主一直说孩子的父亲不过是个普通的面首,可景运帝知晓其对徐志和的感情,对此心中狐疑万分,通过厂卫梳理过去一年多与长公主接触过的男子,自然发现了陈牧的身影。
那次街头相救,知晓的人太多了。
故此这次派陈牧去两淮,也有试探长公主的用意,一旦陈牧是那孩子的生父,与长公主关系必然十分密切,相对而言,长公主自然不会拒绝这么一个人去两淮,反之亦然。
但谁也没想到,长公主抛出银票局这个炸雷,炸的景运帝外焦里嫩,芳香扑鼻。
皇家子弟从小受到严苛的教育,对银票局以及其在大明的影响,更是知之甚详。
故而哪怕现在国库已经捉襟见肘,他也从未考虑挪用银票局里的银子,可偏偏就这出了个大窟窿。
“父皇....父皇啊....五千多万两,不过二十几年,您都花哪去了?”
.........
旱情如火,朝廷定向随时可能定下来,陈牧不敢耽搁,昼夜不停,快马加鞭,终于在九月初六赶回了北京城。
按理,这次陈牧算是接旨而回,当沐浴更衣后第一时间入宫面圣,奉上剑晨的宝剑给皇帝陛下。
但是在如今的大明朝廷,有些人做事他不讲道理!
譬如,某位怨念深重又心思复杂到极点公主殿下。
陈牧回京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被送入了公主府,其刚刚换好官袍后,来英就已经带着人守候在了伯爵府外。
“陈伯爷,殿下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