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 第398章

第398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虽然此次场面宏大,但列队等候的文武百官之中隐隐弥漫着一股难以言说的低气压。

无他,因为今日原是循例的休沐之日。

若非圣命难违,此刻他们多半该在府中享受闲适,或与友人清谈,或含饴弄孙,最不济也能睡个安稳的懒觉。谁承想陛下不知怎的,突然对国子监这小儿科般的“观兵”来了兴致,不仅自己要来,还下旨让在京四品以上官员皆需陪同观礼。

不是,谁想周六周日来上班啊?!

几位年迈的文官须发皆白,站在清晨微凉的风中已是忍不住悄悄捶打后腰,低声交换着无奈的眼神。

一位身着绯袍的老大人趁着整理衣冠的间隙,对身旁的同僚极轻地叹了口气,声音低得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李公,你说陛下这.....唉,若是检阅京营三大营,或是边军献俘,我等便是再累也与有荣焉。可这国子监.....一群娃娃站队列,有何看头?平白耗损一日休沐。”

旁边那位李姓官员亦是苦笑,捻着胡须摇头:“谁说不是呢?听闻是谢祭酒搞出的新花样,陛下怕是一时兴起吧。”语气中颇有些对谢清风多事的微词,更对皇帝这兴之所至颇感无奈。

本来应该休息的,结果被拉到郊外来吹风。

勋贵武官队列里,抱怨则更为直白些。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抱着臂膀,看着空荡荡的演武场,瓮声瓮气地对同伴道:“老子还以为今天能去校场活动活动筋骨,结果倒好,来看这群书生娃子耍把式?能看出个鸟来!真是闲得......”后半句粗话在同伴的眼神示意下咽了回去,但脸上的不情愿显而易见。

不少官员虽然表面肃穆,内心却在盘算着今日被耽搁的私事,或者想着赶紧结束了好回府补觉。空气中除了等待的焦灼,更掺杂了几分被打扰清闲的怨念和心不在焉。

不过无论他们的心中如何嘀咕,当净街的鞭响和庄严的号角声由远及近,明黄色的仪仗出现在视野尽头时,所有的杂念和抱怨必须压下。

百官们迅速整理袍服,收敛神色,垂首躬身,准备迎接圣驾。

“陛下驾到——!”

国子监的监生们,天未亮便已集结完毕,在指定的候场区域静立等待,此时听到陛下驾到这句话后立马依照提前演练了无数次的礼仪,齐刷刷单膝跪地,低头垂目,动作整齐得如同一个人。

整个演武场只听见万岁声浪席卷而过。

“平身。”

萧云舒的声音透过仪仗,清晰而平稳地传遍全场。

监生们、百官们齐声谢恩后,肃然起身,垂手侍立。

萧云舒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最终落在国子监监生的方阵上,唇角微扬朗声道:“朕尝闻,玉不琢,不成器。国子监乃育才重地,今日观兵非为争强斗狠,实欲一观我大梁未来栋梁之精气神!谢爱卿,”他转向身旁不远处的谢清风,“开始吧。”

“臣,领旨。”谢清风出列,躬身应道。他转身,面向演武场,玄色官服在风中纹丝不动,只抬手做了一个简洁的手势。

顿时,雄浑的战鼓声擂响,节奏分明,声震四野。

首先进行的,便是“标兵就位”。谢清风直接参考了现代严谨的阅兵流程,旨在划定演练区域,彰显军容严整。只见一列约二十人的监生,身着特别整理的劲装,手持仪仗用的长戟,步伐铿锵有力,以绝对标准的正步从场地一侧齐刷刷地走向预定位置。

他们的动作如同一人,抬腿的高度、手臂摆动的幅度、甚至每一步落地的声音,都精准一致。

阳光照射在他们年轻而严肃的脸庞上,镀上一层金边。

百官队列中镇国将军虞怀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目光随意扫过那些标兵,心下还在嘀咕陛下真是给足了谢清风面子。

然而当他的视线掠过排头那名标兵时,瞳孔猛地一缩——那小子.....还是自家那个平日里招猫逗狗、让他头疼不已的混账儿子虞曜吗?!

只见虞曜目光平视前方,神情专注而坚毅,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股从未有过的沉稳和力量感。那标准得近乎苛刻的步伐,那握戟姿势中透出的认真,与他记忆中那个嬉皮笑脸、站没站相的儿子判若两人!

虞怀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再定睛看去。

没错!

真的是他家那个小混蛋虞曜。

他眼神望向下方自己的大儿子,见下方兵部侍郎的大儿子也用震惊的眼神回望自己,这还是他们的儿子/弟弟吗?!

虞怀下意识地挺直了原本因些许不满而微塌的腰背,一股热流莫名涌上心头。

身旁不远处的几位武将,显然也注意到了虞家兄弟这不同寻常的注视和场中那个格外醒目的排头兵。有与虞怀相熟的将军,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他,压低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虞帅,场下那个......莫非是府上的二郎?”

虞怀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目光依旧紧紧跟随着虞曜的身影,语气带着一种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妙变化:“正是犬子。”

那将军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再次看向虞曜时,眼神已完全不同:“了不得!真是了不得!这才两个月,谢清风这是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还是有啥仙法不成?”他啧啧称奇,“光是这站姿、这步伐,比我麾下好些百战老卒都强!虞帅,贵府真是出了个不一样的苗子了!”

虞曜在兵部可是比较闻名的纨绔子弟。

虞怀听着同僚们压低的惊叹和隐含的羡慕,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悄然出现在心间。

标兵如标尺般精准定位结束后,战鼓声陡然变得激昂澎湃,真正的重头戏来了。

国子监全体监生的分列式演练,正式开始!

更大的方阵迈着统一的步伐,向点将台行进。如果说方才标兵的整齐还只是小试牛刀,那么此刻,近千人的队伍所展现出的那种磅礴气势与极致整齐,则真正撼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神。

“咚!咚!咚!”

脚步落地之声,不再是杂乱的声响,而是汇聚成一声声沉闷而富有节奏的惊雷,重重砸在演武场的土地上。

横看,是一条笔直的线;纵看,是一条笔直的线;斜看,依旧是一条笔直的线!

阳光照射在监生们年轻而肃穆的脸庞上,照射在他们手中紧握的木制兵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端坐于点将台正中的萧云舒,原本淡然含笑的嘴角微微张开,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少许,眼中闪过毫不掩饰的惊异和赞赏。他知道谢清风练在军事上造诣不浅,但他万万没想到,他在练兵上也有如此心得!这哪里还是一群散漫的监生?

这分明是一支初具铁血雏形的精锐之师才有的气象!

尤其是这般千人如一的整齐度,莫说是国子监,便是放眼京城禁军,乃至边军劲旅,也未必能轻易做到。

“好!好!好!”萧云舒忍不住抚掌,低声连赞了三声,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谢爱卿果然从未让朕失望!如此军容,如此纪律,太给朕长脸了!这才是我圣元朝学子应有的精气神!”

皇帝龙颜大悦,声音虽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了身旁近侍和几位重臣的耳中。

大多数文官虽不谙武事,但他们毕生钻研经典,最看重的就是礼与秩序,这千人如一的场面实在是太震撼了。

这下占用他们休沐时间的不满也消失了,开玩笑,在家休息哪有看一场这么震撼的表演划算?

一位御史台官员忍不住夸赞道,“往日里总觉得这些荫监生纨绔散漫,不成体统。如今看来,非是孺子不可教,乃未遇良师,未施良法。谢祭酒此法,若能推而广之,于整饬国子监学风乃至砥砺天下学子心性,大有裨益啊!”

文官们只是在私下窃窃私语,武将和兵部官员们的反应比他们更加剧烈。

天知道这一幕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震撼。

这才两个月啊!

就练成这样?!

他们的震撼中,夹杂着强烈的专业审视和迫不及待的借鉴欲望。

一位统兵多年的老将军,目光如炬,在心中大为感叹,这简直太可怖了.....就在两个月就练成这样的状态,这需要将令行禁止四个字刻进骨子里!那些监生们的眼神中就只有对号令的绝对服从!

而且最关键的是效率,如此整齐的队列,传令效率极高,指挥官意图能毫无损耗地直达每一个士卒。若是战场上,变阵、突击、撤退,都能保持此等队形,其战力提升何止一倍?

不少人已经开始在脑中盘算,如何将这套训练方法简化、优化后考虑在京营乃至边军中试行了。

更有甚者,目光已经超越了队列本身,投向了点将台侧那个玄色的身影。“谢清风......此人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真是有才之士啊!”一些求贤若渴的将领在想着该如何向谢清风请教这套方法。

尤其是兵部尚书。

他已经动了挖墙脚的心思了,这什劳子国子监祭酒有什么好当的?

明日他就奏请圣上将他调到兵部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