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2 / 2)
得到的消息都不好....
阿秀被卖到窑子里,早就死了。
阿宝体质太弱,在被转卖的路上就冻死了。
阿福呆呆地站在原地,他勤勤恳恳一辈子,送走了母亲,送走了妻子,现在也送走了两个孩子。
留他一个人作什么呢?
他什么都没有了。
剧本的最后,没有嚎啕大哭,没有激烈的控诉。只是描写阿福一个人回到那间早已破败空荡的茅屋,静静地坐在门槛上,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邻居喊他,他不应,狗从他身边走过,他也不理。
他就那么坐着,仿佛要坐到地老天荒。
谢清风只用寥寥几笔白描,没有渲染情绪,却把一个人被命运和世道一点点榨干最终只剩下一具空壳的过程,写得无比清晰。
那种苦,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
谢大人写出了那种无力感,那些百姓们,不是没本事,是命太苦了。
那种悲伤不是突如其来的暴雨,而是无声无息渗入骨髓的湿冷,赵司业现在说出《卖女记》这个名字的时候,胸口都有些喘不过气。
“他们怎么打起来的?”谢清风又问道,他记得萧景琰是皇子,在里面什么都没有扮演,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也不会让他真的去扮演很惨的百姓。
毕竟谢清风笔下的那些百姓的爹娘命都不怎么好,若是萧景琰真的去演了,那对皇室是非常大的不敬。就是谢清风想让他演,国子监的那些老师们也不会让萧景琰演的,怎么萧景琰会突然打起来了呢?
赵司业叹了口气,连忙解释:“今日演《卖女记》,您安排荫监生李生演阿福,张生演人牙子王三,其他学生演村民和粮吏,三皇子殿下就坐在最前面的椅子上观戏......”
赵司业说完后,谢清风大概了解了冲突的原因。
大概就是萧景琰在共情堂稿,谢清风的字迹瘦硬有风骨,那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是阿福一家被命运碾碎的全过程。
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只有平静到近乎残酷的叙述,萧景琰正坐在那里久久没有回过神呢,虞曜正好在台上演到大女儿阿秀上场的时候到的,他没有看过手稿,对着台上的阿秀开了个黄腔。
语气轻佻,萧景琰正好难受着呢。
虞曜正好撞到枪口上,那本子里面写的贪官污吏不就是他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