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思宁“知进退”,太庙上香(1 / 2)
姜备与人群中的长孙维顿时面无人色,冷汗涔涔。
他们万万没想到,私下密谋之言,竟一字不差地传入陛下耳中!
“陛下!臣等……臣等只是……”长孙维结结巴巴了许久,依旧说不出什么来。
“只是什么?”
皇帝唐治站起身,微笑着一步步走下丹陛,龙袍曳地,明明脸上带着的是温润的笑容,给人感觉却是威仪天成。
“朕的舅舅识大体,知进退,安心荣养。
尔等却打着他的旗号,行结党营私、对抗君父之事!
真当朕的风疾发作到让朕瞎了、聋了吗?!”
他收敛脸上笑容,猛地一挥袖:“来人!”
殿外禁军应声而入。
“吏部侍郎高全,结党营私,阻塞贤路,罢官夺爵,流放岭南!”
“左卫中郎将姜备、长孙维,勾结朝臣,妄议国政,图谋不轨,革职查办,交大理寺严审!”
“其余一干涉案人员,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按律严惩,绝不姑息!”
一场酝酿已久的朋党案,以皇帝唐治的绝对权威,被迅速、果断、残酷地清算。
朝堂之上,与关陇集团牵连过深的官员被清洗大半,昔日盘根错节的势力,在皇权的雷霆之怒下,土崩瓦解。
消息传到病退在家的长孙无畏耳中时,他正坐在庭院中晒太阳,手中捧着一卷书册。
管家战战兢兢地禀报完朝堂巨变,小心翼翼地看着主人的脸色。
长孙无畏握着书卷的手微微颤抖,脸上神色变幻不定,有震惊,有后怕,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他沉默良久,才长长吁出一口气,那口气中,带着卸下千斤重担般的释然,也带着英雄末路的悲凉。
“……好手段!”
他喃喃自语,“陛下……早已不是当年需要舅舅扶持的稚子了。”
他想起自己病中,高全等人确实曾来探视,言语间多有怂恿挑拨之意,希望他能重新出山主持大局。
那时他病体沉重,有心无力,只含糊应付了过去。
若非这场病……恐怕今日被流放岭南的名单上,也少不了他长孙无畏的名字!
阴差阳错,竟让他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
“传我的话,”长孙无畏的声音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超脱。
“紧闭府门,谢绝一切访客。
从今日起,老夫只读书、养花,安享晚年。
朝中诸事,与我长孙府,再无干系。”
最后一丝不甘、一丝争胜之心,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彻底烟消云散。
他忽然觉得,此刻能在这庭院中,安然地晒着太阳,读读闲书,已是莫大的幸运。
朋党案的尘埃落定,标志着以长孙无畏为代表的太宗时代元老派势力被彻底清除。
朝堂之上,皇帝唐治的权威达到了空前的顶峰。
帝后权力……不,此刻,是皇帝唐治一人的权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从永徽七年到永徽九年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皇帝唐治的风疾虽偶有发作,但程度已大不如前。
即便在发作期间,依靠思宁整理的清晰条陈和图表,他也能高效处理朝政。
他越来越习惯,甚至依赖思宁这个“首席文书”的存在。
然而,思宁的警惕心却从未放下。
权力的排他性,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特别是帝王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