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再次临危受命(2 / 2)
说话间,思宁抬起眼,目光清亮。
“因为,臣妾不会给他这个机会,而日渐长大的昭儿,更不会。”
这番话语气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和深远的谋划。
唐治怔怔地看着她,忽然朗声大笑。
“好!好一个不会给他机会!”
“是朕想左了,宁儿看得透彻!”
他心中那点因提及长子而生出的阴霾,瞬间被思宁的自信和昭儿的优秀驱散。
最终,唐治采纳了思宁的建议,却留了心眼。
他并未允准梁王开府,只是下旨为其定下婚事,女方正是废后王氏娘家的一位侄女。
旨意传出,朝野反应各异。
一些原废太子的残余党羽初时欣喜若狂,以为皇帝终于回心转意,重新看到了梁王的价值。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陛下仅仅是指了婚,对于开府、增加属官、赏赐封邑等实质性恩宠只字未提。
更有消息灵通之人打探到,若非皇后娘娘提醒,陛下甚至早已忘记了这个长子已到了成婚之龄。
“原来……只是皇后娘娘贤德,例行公事罢了。”有人失望地叹息。
“陛下对梁王,一如既往的看不上眼,也不放在心上啊!”有人看得分明。
而与梁王残党的失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宫中内外对皇后林思宁的赞誉。
“皇后娘娘真是贤德,对废太子梁王都能如此关照,主动为其请婚。”
“是啊,心胸宽广,处事公允,实乃六宫之福,母仪天下之风范。”
唯有梁王府内,接到旨意的唐忠,脸上并无半分喜色。
他攥着明黄的绢帛,指节泛白,眼中充满了屈辱和怨恨。
“林……皇后,好一个贤惠大方的皇后!
你这般施舍,无非是为了彰显你的仁德,衬托我的不堪!
我唐忠,不需要你的假仁假义!”
这话,隐藏在唐忠心里,却不敢有丝毫表露。
永徽十一年,梁王唐忠大婚之后,不等他有机会在洛安经营,皇帝唐治的一道旨意便已下达。
令其即刻前往偏远贫瘠的封地就藩,无诏不得回洛安。
处理完这件心事,思宁便开始着手准备履行去年的承诺。
开始整理各州郡呈上的适龄贵女名册,预备为皇帝采选新人,充实后宫。
然而,就在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一切。
皇帝唐治的风疾再次发作,且此次来势汹汹,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
他头痛欲裂,以致于连续数日无法上朝,连批阅奏折都变得艰难起来。
甘露殿内药气弥漫,唐治躺在榻上,脸色苍白,紧紧握着思宁的手,气息微弱。
“宁儿……奏折……又要辛苦你了归纳整理条陈等等了。”
思宁反握住他的手,语气坚定而沉稳。
“陛下安心静养,龙体要紧。
外间之事,臣妾必当竭尽全力,一如从前。”
于是,皇后林思宁带着才虚两岁的永宁小公主再次住进了甘露殿偏殿。
一是为了方便照顾风疾发作的陛下。
二是临危受命,重新担任起“首席文书”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