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 第204章 会见西洋医生

第204章 会见西洋医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消毒器械:高压蒸汽灭菌锅(用于手术器械消毒)、石炭酸喷雾器(病房环境消毒)、酒精灯(手术前器械快速灭菌)。

-生命支持器械(初级):

-人工呼吸器(手动风箱式,通过按压向肺部送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临时急救)、吸痰管(橡皮管,手动负压吸除呼吸道痰液)。

核心特点与局限

1912年的医疗器械已摆脱“经验化”,进入“标准化”初期,多数器械材质从铜、铁升级为不锈钢、玻璃,适配无菌操作;但缺乏电子驱动(如无电动手术刀、心电监护仪),依赖医生手动操作,精度受技术影响大,且无抗生素配套,术后感染仍需依赖器械消毒和环境控制。

载沣微微颔首,对于医生们的解释,虽感到一知半解,但能在他们不经意的表达间感到对西方医学的骄傲,在治疗效果上引以为豪。

载沣稍顿片刻继而说道:"关于诊治章程,本王已与内务府商议妥当。诸位每次入宫值班,若有诊治需求,自有太监引路,进往诊治之处。皇室会备好一切所需,只望诸位能尽心竭力。"

马丁医师问道:"亲王殿下,不知日常体检诊治频率如何?"

"初期,"载沣沉吟道,"可每周一次,皇帝与皇太后殿下若有病情变化,再随时传召值班医师。"他看向三位医生,目光中带着期许,"当然,诸位若能常来紫禁城走动,为皇室众人提供些健康建议,亦是极好的。"

三位医生相视一眼,纷纷点头应允。来自法国的马丁医师补充道:"亲王殿下,据马佳绍英大人提及若皇室愿意,我们亦可传授一些基础的西医知识给宫中医官,以备不时之需。"

"此乃大善!"载沣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若能如此,实乃皇室之福。"

殿内,茶香氤氲,谈话在礼数周全的氛围中继续。

窗外,不远处乾清宫外的官员与军警依旧肃立,而弘德殿内,一场关乎皇室健康与西洋医术交流的会谈,正以最合乎皇家礼仪的方式进行着。

醇亲王载沣与三位西洋医生,各自心怀考量,却在表面的客套与礼数下,悄然达成了某种默契。

醇亲王载沣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釉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微微前倾身子,石青色蟒袍的袖口在烛光下泛着暗纹,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诸位医师,今日请你们来,是要诸位详述紫禁城内医疗事务的现状。"

三位西洋医生立即正襟危坐,取出笔记本。威廉·乔治医师的笔记本已经摊开,钢笔尖在纸上轻轻划出沙沙声响。

"紫禁城乃当今皇上与皇太后居所。"载沣的手指在案几上划出无形疆域,"由内务府统辖,现任总管大臣是马佳绍英。"他停顿片刻,观察着三位外国人的反应,"诸位应当已在私下与他有过接触?"

来自英国的威廉·乔治医师点头:"是的,殿下。马佳大人极为谨慎周全。"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我们每个人都单独会见过他,详谈了医术专长与任职意向。"

"正是。"

载沣嘴角浮现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绍英大人办事滴水不漏。他不仅征询了我们的医术,还特意通过驻华公使馆与民国政府多方斡旋。"

威廉·乔治竖起三根手指说道,"英、德、法三国公使与民国外交部反复磋商,最终才促成这份聘用合约。"

马丁医师好奇地问:"所以我们的薪水由内务府支付?"

"正是。"载沣点头,"西洋医馆直属内务府管辖,与太医院平级。"他特意强调"平级"二字,"两馆互不统属,日后为皇室诊治时,各位可独立判断,由患者自行选择治疗方式。"

殿外隐约传来军靴踏地的声响,随即又归于寂静。载沣不动声色地继续道:"西洋医馆已设于紫禁城神武门内,与寿药房比邻而居。"他拿起茶盏抿了一口,"但诸位也知晓,紫禁城内守旧势力对西医存疑。"

法国医师马丁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关节:"所以需要我们先从宫人开始诊治?"

"绍英大人考虑周全。"载沣的目光在三人脸上依次扫过,"你们可先挑选患病宫女太监问诊,用疗效证明西医之效。"他端起茶盘示意太监续茶,"如此既能积累医案,又能化解阻力。"

皮埃尔医师迅速记录要点,抬头问道:"关于值班安排?"

"每日轮值需要两位医生在宫廷值守,一位医生休息。"载沣比划着,"但初期不必过勤。太医院那边......"他压低声音,"我们已协调好,会调拨两名吏目协助记录诊疗过程,但绝不干预各位的医嘱治疗。"

"这两名吏目也是精通中国传统医术,可在众位医师旁进行学习。″

皮埃尔医师与同伴交换眼神,三人不约而同地点头。马丁医师谨慎地问:"那些吏目......"

"只负责观察记录。"载沣明确道,"用药与治疗方案全权由各位决定。"他拿起案上一份盖着内务府印章的文件,"这是章程细则,绍英大人特意嘱咐要当面呈交。"

约翰·乔治医师接过文件快速浏览,钢笔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飞快记录:"薪酬按月结算?不包含药材费用?"

"自然。"载沣示意太监取来一份清单,"这是所需首批简单的诊疗器具,内务府按诸位列出的清单置办。"他停顿片刻,"若遇疑难重症,会调用太医院共同会诊,希望各位不必介怀。"

殿角的西洋自鸣钟敲响三下,惊起窗外栖息的鸽子。载沣起身行礼:"今日所言,还望诸位保密。"他看向窗外隐约可见的乾清宫轮廓,"紫禁城的规矩......你们懂的。"

三位医生也跟着起身。威廉·乔治医师将文件收好:"殿下放心,我们会循序渐进。"马丁医师补充道:"先用疗效说话。"

醇亲王载沣落座后轻啜一口茶汤,满意地放下青瓷茶盏。烛火在弘德殿内摇曳,将三位西洋医生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

窗外,乾清宫的琉璃瓦在骄阳中泛着凛冽的光泽,而殿内关于西洋医馆的讨论已渐入尾声。

"诸位医师,"载沣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今日所言诸事,从医馆章程到诊治流程,不知可还满意?"

马丁医师合上笔记本,钢笔在指尖转了一圈:"殿下安排得极为周全。我们三人商议过,这样的安排既尊重皇室传统,又给予我们施展医术的空间。"

皮埃尔医师点头附和:"尤其是先从宫人诊治开始,确实是最稳妥的法子。"他推了推金丝眼镜,"不过殿下,我们虽已准备好为皇室服务,但西洋药物与器械......"

"正是要请教诸位。"载沣目光一凝,端起茶盘示意太监续茶,"大清皇室对西洋医药知之甚少,还望各位推荐信得过的供应商。"

三国医者的专业推荐

来自英国的威廉·乔治医师率先开口:"殿下,英国方面,我推荐伦敦医疗设备公司(LondonMedicalApparatCo.),他们生产的听诊器与手术器械在英伦三岛广受好评。"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名片夹,抽出一张递上,"这是他们的伦敦总部联系方式,药品方面,葛兰素公司(Gxo)的退烧药与消炎药颇为有效。"

"法国方面,"马丁医师接过话头,从怀中取出一本皮质封面的册子,"我推荐巴黎医疗仪器公司(SociétéParisienned'InstruntsMédicaux),他们的X光机与消毒设备在欧洲大陆口碑极佳。"他翻开册子,指着内页的图表,"药品推荐赛诺菲制药(Sanofi)的抗菌药剂与维生素制剂,这些在法国陆军医院广泛使用。"

载沣微微前倾身子。来自德国的皮埃尔医师推了推眼镜:"德国的西门子医疗设备公司(Sieeik)的电气治疗仪与精密测量仪器世界领先。"他掏出一张烫金名片,"这是他们在上海的代表处地址。药品方面,拜耳公司(Bayer)的阿司匹林与奎宁,是德意志帝国陆军的标准配备。"

三位医生默契地相视一笑,各自补充道:"我们已整理了部分公司名单,明日便可呈交。""当然,我们会附上推荐信。""通过各国驻华公使馆联络,最为稳妥。"

三方博弈的微妙平衡

载沣与身旁匆匆赶来的马佳绍英交换了一个眼神。

此时隆裕皇太后也已经与袁世凯商谈完毕,马佳绍英按照礼制,恭敬的将袁世凯一行民国政府官员送出紫禁城。

醇亲王微微颔首:"诸位医师虽同为西洋医者,却各代表本国立场。"他语气平和却暗含深意,"大清皇室特意遴选三国医师,正是希望......"

"互相制衡,公平诊治。"马丁医师接过话头,嘴角挂着外交官式的微笑,"我们理解皇室的考量。"他看向同伴,"况且,皇室采购医疗器械与药物的计划,我们完全支持。"

皮埃尔医师点头:"我们三人已约定,各自整理推荐清单,绝不偏袒本国企业。"约翰·乔治医师补充:"当然,价格与质量才是首要考量。"

载沣满意地颔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如此甚好。绍英,你与诸位医师的推荐信,通过驻华公使馆联络采购事宜。"

皇室优渥的承诺

载沣放下茶盏,语气转暖:"诸位远道而来,皇室必当以礼相待。"他看向窗外隐约可见的人影轮廓,"内务府已在北京城内为各位准备了二进四合院住宅,属皇室私产。"

"此外,"马佳绍英适时补充,"紫禁城至各位宅邸的交通费用,无论车马轿辇,皆由内务府承担。"他递上一份盖着内务府印章的文书,"这是合同细则,诸位过目。"

约翰·乔治医师快速浏览后点头:"殿下,这比我们在上海租界的待遇还要优渥。"马丁医师笑道:"二进宅院,足够我们安置医疗器材与日常生活了。"

皮埃尔医师起身行礼:"感谢皇室信任。我们定当尽心竭力。"

西洋医馆的实地考察

载沣起身,亲自引领众人穿过回廊:"诸位,医馆已改建完毕,请移步一观。"

神武门内,一座中式风格的建筑矗立在宫墙之内。外观保留着紫禁城的琉璃瓦与飞檐,内部却已焕然一新。推开沉重的朱漆大门,明亮的玻璃窗透进午后阳光,映照着新铺设的瓷砖地面与西式诊疗床。

"这建筑外观,"载沣笑着解释,"是依皇室规制保留。但内部布局,"他指向宽敞的诊室,"可是专门请教过各位医师的意见。"

约翰·乔治医师抚摸着诊疗床的金属支架:"这床具比我们在伦敦医院的还要舒适。"马丁医师检查着存放药品的柜子:"通风与采光俱佳,药品存放再合适不过。"

皮埃尔医师在X光室驻足:"这屏蔽墙的厚度,符合欧洲标准。"他环视四周,"整体布局合理,无需再改动。"

圆满的离宫

夕阳西下,载沣领着众人走出医馆,向神武门方向缓步而行。"今日诸事已定,"醇亲王的声音在宫墙间回荡,"皇室必当履约。"

"我们期待与皇室长期合作。"威廉·乔治医师行礼道别。马丁医师补充:"若有任何需求,随时可传唤我们。"

当他们步出西洋医馆时,夕阳正将琉璃瓦染成金色。

王有全太监躬身送行,压低声音道:"马佳大人明日会在内务府等诸位,商议具体排班事宜。"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紧闭的西医馆大门,"请诸位记住——治病救人时,也请顾全大局。"

三位西洋医生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宫殿群落,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当三位西洋医生踏上神武门外的石板路,回望紫禁城金黄的琉璃瓦在暮色中熠熠生辉,他们心中都明白:在这座古老宫城的深处,一场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医疗变革,正以最谨慎而坚定的方式展开。

而载沣站在神武门内,望着渐渐远去的西洋身影,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他知道,今日这步棋,不仅为皇室引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更在无形中平衡了各方势力。在这紫禁城的深宫大内里,每一步棋,都关乎着大清皇室的未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