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新大陆的消息(2 / 2)
杜如晦多少有些好奇,这几样作物当真有单进说的那么神奇吗?
他不理解,但他相信单进的判断。
如果这些东西当真能够达到单进所说的效果,华夏的未来将会达到何等程度,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啊。
对此,杜如晦莫名有些兴奋,他是华夏的一员,是单进的臣子。
他生活在这个时代,能够看到华夏蓬勃发展,走向更强盛的未来。
如果不是在这个时代,就算他能力再怎么强悍,恐怕也难以发挥出来,更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其实这段时间,江都造船坊并没有停下,仍旧是不断忙碌着打造新的战船,单进早已选拔出合适的人选操练水军。
这个人就是尚师徒。
尚师徒可不是等闲之辈,他名列隋唐十八杰中,更是一位精通兵法韬略的儒将。
原本尚师徒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大隋已经覆灭,在单进的劝说之下,最终选择了归降华夏。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单进将此事交给尚师徒,自然是相信他的能力,以及他的忠心。
现在新的水军,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单进直接下令,让尚师徒带领着海军,跟随李世民派回来的人,沿着之前的路线前往新大陆。
除此之外,单进还让尚师徒带上了,一支练习了武道的精锐小队。
毫无疑问,这些士卒在习得武道之后,他们的实力大幅度增长,绝非等闲之辈,比起寻常的士卒要强大许多。
甚至比起一些偏将也毫不逊色。
当这些人组合到一起,他们的战力将会达到何等程度,没有任何人能够轻视。
尚师徒亦是习得武道,毕竟他的实力并不弱,在十八杰中能够排到第十名,足以说明他的强悍了。
要知道单进,钻研武道的本心就不是必走之争,他就是希望能够将武道传播出去,并且发扬光大。
像尚师徒这等人物,如果他能够在武道之上取得一定的成就,甚至是推动武道的发展,这本就是单进想要看到的结果。
当尚师徒得到命令之后,不由得有些感慨,他终究只是一个降将,却能得到单进如此重用,又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他原本不愿投降,可是在了解到天下的变化之后,他终究还是做出决断。
或许在单进的统领之下,华夏会变得和大隋截然不同,会变得更加强盛。
事实上,尚师徒的猜测确实没错,因为如今的华夏,早就今非昔比,发展得无比迅猛,远远超出世人的想象。
虽然出海路上并不安全,会面临许多的危险,但尚师徒并没有任何畏惧之意,他从来不是贪生怕死,畏惧困难之辈。
既然单进将这件事交给他,那他就会全力以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是尚师徒一直以来的性格。
很快,船队出海而去,他们踏上了新的征程,去为华夏的未来而奋斗。
他们会在新大陆开疆扩土,获取更多的资源,来推动华夏的发展,他们是为了华夏的千秋大业而努力。
——
在安排妥当之后,单进亦是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
毕竟,现在这一切只是刚开始而已。
华夏对新大陆用兵,开疆扩土,除了需要这些训练有素的将士征战沙场,同样需要大量的移民,前往新大陆生活扎根。
总之,这件事情对于单进来说,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希望能够尽早完成此事,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过好自己的生活。
如今的华夏虽然强盛,却远远没有达到单进的要求,他还有更高的追求和更远大的目标。
或许许多百姓在得知此事之后,会无比惊讶,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信他们能够理解单进的想法,也愿意为了华夏的发展壮大做出努力。
唯有整个华夏齐心协力,同仇敌忾,那华夏的发展,自然无人能够阻挡。
如果单进要对新大陆移民,他当然不可能强求,最好的结果自然是百姓主动参与。
他们愿意前往新大陆探险,愿意在那里发展生活。
没过多久,这道消息便是公布在华夏报之上。
现在的华夏报,影响力自然非同小可。
在华夏报公布的第一时间,便吸引了众多人的注意,此刻很多百姓并不知道海外到底是什么样。
他们对新大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有的只是无尽的好奇。
可以说,如果单进不是穿越者的话,恐怕他也找不到这所谓的新大陆。
但是,既然他来到这个世界,他必将引领华夏百姓,走向更远大的未来。
在街道上,人群纷纷扰扰。
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议着有关新大陆的消息,方才在报童的宣传之下,大量的华夏报售卖而出,有不少人都听说了此事。
在道路之侧,有数名读书人聚集于此。
他们眼中满是惊诧之色,其中一人有些惊讶的说道:
“诸位,想不到除了我等所在的陆地,在此处竟然还有一块新大陆,当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古人皆言,世界乃是天圆地方,如今看来,这分明就是谬传。也不知这新大陆到底是何等模样,与我华夏有何不同?”
旁边这人也是连连点头,正色说道:
“既然陛下对这新大陆如此重视,足以说明这新大陆,有着不同寻常之处,对我华夏发展,有着巨大助益。
否则陛下绝对不会如此劳师动众,大费周章,派遣大军征讨新大陆。
我相信以陛下英明神武,他这样做绝对不是随手为之,而是有着远大的计划。
只可惜,这新大陆路途太过遥远,我等无法助陛下一臂之力。”
像他们这种读书人,同样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也希望看到华夏变得更加强盛,能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可以说,每个华夏百姓都是华夏的一份子。华夏的强盛与众人息息相关,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个理念早就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