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帮派的事情(2 / 2)
回到家后,他拿出了最后的故事手稿,前往客栈。
“掌柜的,这是我最后的故事手稿了,《神雕》的故事已经写完了。”赵以安说道,“麻烦你找人摘抄一份原稿,原稿我还要拿回去。”
“顺便通知一下书坊的老板。”
“《神雕》的故事书稿,我打算卖给书坊出版。”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在小镇上赫赫有名,在周围的县城甚至郡城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好的故事在哪里都受欢迎。
在写故事的过程中,他的遣词造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文章写得越来越好,故事也越来越饱满。
《神雕》的故事他写了将近一百四十万字,比原著多了几十万字。
因为他并非照搬原著,而是进行了优化修改,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饱满。
“好,我明天就写信通知书坊的老板过来洽谈,他肯定会非常高兴的。”掌柜说道,“顾小哥,下一个故事有想法了吗?”
赵以安摇了摇头。“连续完成两部小说后,我现在灵感有些枯竭了,准备休息一两个月再说。”
“现在还没有写下一个故事的打算。”
“一旦有新的灵感,我肯定会开始动笔。下一个故事也肯定会找你合作,放心吧,咱们已经合作这么久了,我肯定是信任你的。”
他其实并不打算继续写故事书稿了,之前是因为缺钱才写的。
现在他不缺钱了,而且有了正经的工作。
等到自己的医馆开业后,他的赚钱能力还会进一步提升,就更不会缺钱了。
“好吧,顾小哥就好好休息一两个月,希望下一个故事能更加精彩。”掌柜有些遗憾地说道。
赵以安并未向掌柜透露自己即将离开小镇的打算,他觉得这事儿一说,掌柜怕是要生出几分焦虑。
索性,他打算悄无声息地离开。
领了稿酬,他便与掌柜道别,离开了客栈,回到了自己那略显简陋却温馨的家中。
接下来的七天里,赵以安每天都会细致拆解中级组合武技的一个招式,耐心讲解练习要点,逐一纠正师弟师妹们的招式瑕疵。
七天时间,他将中级组合武技的所有招式都拆解了个遍。
师弟师妹们也都将招式铭记于心,毕竟他们一直在服用第二代养元丸,这药丸也能短暂提升他们的悟性和记忆力。
然而,一周过去,能成功入门第一个招式的,仅有馆长师父一人。
就连大师兄,也没能在一周内掌握第一个招式。
其他几位亲传师弟的进度更是缓慢。不过,他们在中级拳法上的学习倒是颇为顺利。
馆长的熔火拳法已接近大成之境,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姐的中级拳法同样如此。
到了学习中级组合武技的第九天,他们终于决定要使用加强版养元丸了。
馆长师父是第一个使用者,他已冲破27个穴窍,距离破窍中期仅剩最后四个。
这段时间,赵以安没有再消耗造化之气,也未使用加强版神元丸,却也已冲破30个穴窍,距离破窍中期仅一步之遥,进度竟比馆长师父还要快。
大师兄将他们即将离开的消息告知了学徒们,有十几名学徒毫不犹豫地决定跟随,还有十几名则在犹豫,需与家人商议后再做决定。
“今日便服用一颗加强版养元丸,冲击破窍中期。”赵以安晨起后心中暗想。
他已冲破30个穴窍,再破一个,便是破窍中期。
馆长师父和几位师兄师姐仍在钻研中级组合武技,九天过去,他们也仅能施展出第一个招式。
馆长打算今日便使用加强版养元丸。
赵以安洗漱完毕,并未急于练习内力搬运法,而是前往了武技练习区。
“疾风步法和熔火拳法,都已接近圆满之境,即便今日无法突破,明后天也定能成功。”他心中盘算着。
他手中还剩下16缕造化之气,其中一缕是前天才凝聚的。
最近他并不打算消耗这些造化之气,打算存起来,待数量足够时,用来推演优化流云剑法,让这套中级剑法晋升为极限中级武技。
练习了一会儿武技后,赵以安取出一颗加强版养元丸,吞入腹中。
暖流迅速从丹田涌向全身,酸痛的肌肉瞬间得到缓解,消耗的内力也迅速恢复。
一股清明之意涌入大脑,记忆力和领悟能力大幅提升,无数画面在脑海中翻滚,印象愈发深刻。
他整个人状态极佳,甚至超越了巅峰。
服用加强版养元丸后,虽未能让他迅速冲破一个穴窍,却让他突破瓶颈的难度降低了不少。
他继续练习几套武技,尤其是熔火拳法和疾风步法。
半个时辰后,熔火拳法终于突破至圆满境界,招式组合更加顺畅,变化更快,滞涩感全无。
每一招都信手拈来,无需多思。
“这是我第二套突破至圆满的中级武技,现在就剩中级身法武技还未突破了。”赵以安心中暗喜。
“明后天再努力一把,定能将疾风步法练至圆满。”
“疾风步法突破后,我的中级组合武技定能更上一层楼。”
练习了一会儿武技,体力消耗不小,赵以安盘坐在床上,开始练习内力搬运法。
内力愈发活跃,溃散速度减慢,凝聚速度加快,冲击穴窍的进度快了十几倍。
坚持了约莫十分钟,赵以安成功冲破第31个穴窍,内力填满。
从破窍初期突破至破窍中期,实力有了显著提升。但他并未停下,继续冲击下一个穴窍。
又过了一会儿,他再次成功冲破一个穴窍,直至第33个穴窍时,才感到恶心反胃、头晕眼花,知道身体已至极限。
赵以安睁开眼,站起身来。
“冲破了33个穴窍,内力又提升了一大截,实力更强了。”他满意地想着,“可惜加强版养元丸又少了一颗,现在只剩30颗了,还是得节省点用,关键时刻再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