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单若瑜与太子(2 / 2)
司天监监邱大人是通过夜观天象呈上奏疏,预言明年会出现大旱,粮食收成会锐减,望朝廷提前做准备。
当今司天监监是北辽建国以来的第二任监,他师承上一任监,才学出众,任职以来帮北辽预示了好几次重大事件。
现在北辽皇帝身体抱恙,太子监国,而太子各方面能力上并不足,故而很多事情都由太子妃单若瑜代为处理。
邱大人的话单若瑜自是不能不当一回事的。
所以今日她特地将户部尚书和司农寺卿一并叫了过来。
如果来年当真会出现粮食欠收的事情,那么就当与户部和司农寺一并商议。
“回娘娘的话,兹事体大,臣不敢妄言,奏疏上所言,句句属实。”邱大人回答道。
单若瑜接着询问户部尚书齐大人和司农寺卿程大人:“二位大人,如果明年当真会出现粮食欠收的情况,眼下二位大人可有什么好办法提前做好准备,以将来年的灾害降到最低?”
农业乃国之根本,不管是北辽和南魏的矛盾,亦或者大辽内部的安定,都依赖于农业的稳定。
户部尚书和司农寺卿对视了一眼后,由司农寺卿向单若瑜汇报道:“禀娘娘,百姓每年能种植的粮食都是固数,朝廷能收上来的粮食也是固数,想要在此上做文章怕是没有可能。但臣听闻,近来南魏有人从西洋寻到了一种新粮食,产量大增,或许可以养活更多百姓。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南魏定不可能将新粮食的粮种给到我们。”
“不会明着给,就想办法偷。”单若瑜道。
紧接着单若瑜对户部尚书道:“齐大人,本宫命你清仓查库,盘点各地常平仓、义仓的存粮,确保账实相符,粮仓完好;动用国库资金从南魏大量采购粮食,充实储备。”
然后单若瑜又对司农寺卿道:“程大人,本宫命你提前劝谕农桑,明年开年之时鼓励百姓多种植粟和黍。”
齐大人和程大人都诧异地看着单若瑜。
没想到太子妃虽为女流,却颇有见地,粟和黍更为耐旱,在春忙开始前让百姓更多的选择种植粟和黍,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旱灾带来的影响。
“臣等领旨!”齐大人和程大人一起回道。
随后单若瑜便让三位大人先行退下。
单若瑜明日还准备召见工部尚书,与他商议兴修水利和开渠打井的事情。
虽然这些措施并不能彻底杜绝大旱带来的影响,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旱带来的影响。
即便司天监的判断有误,来年并无大旱,她的这些举措除了会让国库空虚之外,并无其他坏处。
单若瑜继续批阅奏疏,翻看书籍。
这时门卫报了声:“太子殿下到。”
单若瑜听到了,却没有抬头,继续批阅。
太子颜宗恒走了进来,他站在单若瑜跟前看着她。
他的目光并不和善,眸光流转,似有恨意在其中汇聚。
忽然,他猛地上前一步,将单若瑜书案上的奏疏尽数推翻在地。
“你发什么疯?”单若瑜没有生气,只是用一种严厉的目光看向颜宗恒。
“徒单若瑜你什么意思?你召见三位朝中大臣都不问过本宫?”颜宗恒愤怒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