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生大佬狂又娇,虐渣护夫养崽崽 > 第477章 江湖篇完结

第477章 江湖篇完结(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沈御史要的证据,我们已经拿到了。“墨骏辰将那几封密信仔细收好,“镇北侯党羽与血影教的勾结,总算有了铁证。“

叶挽秦指尖抚过手腕上的银镯子,缺口处的棱角已被风沙磨得光滑。“只是可惜了那些无辜的人。“她想起圆觉和尚燃烧的禅房,想起李参军血肉模糊的左腿,还有王铁匠砌在砖墙里的尸骨——这场因宝藏而起的纷争,终究是以太多人的性命为代价。

返回雁门关的路上,李参军已带着守军在城外等候。见他们平安归来,老参军拄着拐杖迎上来,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多谢二位揭露这惊天阴谋,否则关外的百姓,怕是要遭大难了。“

叶挽秦将密信交给李参军:“烦请大人快马送回京城,沈御史那边还等着用。“她忽然想起什么,从药箱里取出个瓷瓶,“这里面是'生肌散',对您的腿伤或许有用。“

李参军接过瓷瓶,对着戈壁的方向深深一揖:“我代雁门关的百姓,谢过二位。“

进了关城,叶挽秦才发现守军正在张贴告示,上面画着柳三与王奎的画像,悬赏缉拿血影教余党。城墙根下,几个孩童围着个说书先生,正听得津津有味——说的正是“侠女叶挽秦智斗铁钩怪,公子墨骏辰力破宝藏迷“的新鲜故事。

“没想到我们也成了说书人口中的角色。“叶挽秦忍不住笑出声,眼角却有些发热。

墨骏辰望着那些奔跑嬉闹的孩童,忽然道:“不如我们去看看你父亲当年待过的地方?“

雁门关的守将府后院,有座废弃的药圃。李参军说,这里曾是叶父行医时打理的地方,虽已荒草丛生,但石台上的药臼还在,边缘被磨得发亮。叶挽秦摸着药臼上的凹痕,仿佛能看到父亲当年捣药的身影。

“了尘大师说的血玉髓,会不会就藏在这里?“墨骏辰忽然指向药圃角落的老槐树,树干上有个奇怪的树洞,形状与叶挽秦怀中的合璧佩惊人地相似。

叶挽秦取出玉佩凑近,果然严丝合缝。随着玉佩嵌入树洞,地面突然震动起来,老槐树旁的石板缓缓移开,露出个青铜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没有玉石,只有本泛黄的医书,夹着张字条:“医者仁心,不在解毒,而在解人心。“

“原来所谓的血玉髓,从来都不是实物。“叶挽秦恍然大悟,父亲留下的不是能解百毒的宝物,而是融入血脉的医者初心。她想起自己指尖的血能解铁线蛇毒,想起在张大户家救孩童时的直觉——或许真正能解毒的,从来都是那份不愿见死不救的仁心。

离开雁门关的前一夜,李参军在守将府设宴。席间,老参军喝得兴起,说起叶父当年的故事:“叶郎中当年在关外,不仅医术高明,更难得的是有副菩萨心肠。有次蛮族部落闹瘟疫,他背着药箱独身过去,守了三个月,硬生生把那部落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叶挽秦听得入神,原来父亲的江湖,比她想象的更辽阔。

返程的马车里,叶挽秦翻看着父亲的医书,发现最后几页记载着些奇怪的草药,产地都在岭南。“孙老前辈寄来的荔枝酒,就是从岭南来的。“她忽然想起叶惊风的话,“或许我们该去趟岭南?“

墨骏辰从窗外收回目光,眼底映着大漠的落日:“好啊,听说岭南的荔枝熟了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红的。“

马车驶离雁门关时,叶挽秦掀开窗帘,望见城楼上的守军正在敬礼。远处的长城如巨龙蜿蜒,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她忽然觉得,这场始于杏花镇的江湖路,其实从未离开——那些遇到的人,经历的事,早已化作血脉里的印记,陪着她走向更远的地方。

“你看。“墨骏辰递过来一面小铜镜,里面映着两人的身影,背景是漫天的晚霞,“这才是最好的风景。“

叶挽秦望着镜中的自己,鬓角沾着些许沙尘,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她想起父亲字条上的话,忽然明白:所谓江湖,从来不是藏宝图上的终点,而是行医救人时的专注,是与知己并肩时的默契,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记得要守住心中的那份光。

马车朝着江南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哒哒“的声响,像是在为这段旅程伴奏。叶挽秦将父亲的医书小心收好,与那半支糖画、磕坏的银镯子一起,放进随身的行囊。

她知道,江湖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风雨,还会有波折。但只要身边的人还在,只要心中的光不灭,这条路,就值得一直走下去。

毕竟,最好的风景,永远都在路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