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969章 全面建设标准

第969章 全面建设标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大科学院研究到现在,这应该是产生能量比率最大的物质了。

一旦解决了点燃暗物质的能量输入问题,将能量输入最小化,那么暗物质的用处就太大了。

其可不仅仅只可以拿来充当炸弹,更可以拿来充当无穷无尽的能量来源!

要知道,但凡这个宇宙扩展范围之内的任何星域,哪怕是两个星系之间的无光宇宙区,也是充满了暗物质。

整个宇宙的总质量,暗物质可是占据了85%以上啊!

因而赵小侯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进行更多实验的同时,想办法缩小银心圆环,同时构建出一个模拟银心区域的引力结构。

只有这样,才能够节约输入能量,增大能量出入比例。

不过就在赵小侯在银心区域埋头苦干的时候,大夏加大了对本土各大星际行省的投入。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还是接收了泥人,金鸡两大文明的资源和底蕴。

这毕竟是两个8级文明啊。

其数千万年来积累下来的资源,能量等等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么说吧,大夏别看是九级文明了,但踏出母星之后到现在所有产出的资源和能量不足两大文明积累的百万分之一。

当然,也正因为两大文明的地盘距离大夏本土太远,大夏才会将这些资源和能量运回来,用在本体的星际行省建设之上。

毕竟大夏本土的30多万恒星系,已经完成全面建设的加在一起也就只有5000不到,部分建设之中的也只有3万之数。

至于更多的恒星系,现在暂时只能够交给民间开荒者建设。

但民间开荒者的建设力度也就那样吧。

就好像赵小侯的同学张大新,虽说赵小侯给了他不少帮助,但他也就只在2号岩质行星上建设起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农牧区,至于戴森球等等之类的恒星设施,就别想了。

就这建设程度,顶多也就等于在一片荒地上打了几口井。

毕竟想要让一个恒星系达到全面建设标准,那至少需要修建一个戴森球,同时在气态行星上修建足够的气体采集站,另外在恒星系外围修建足以通行大型舰船的空间门,在恒星系内修建足够的太空农场,太空牧场,太空工厂,环绕整个恒星系建造起一套完整的防御系统等等。

反正吧,能够达标的恒星系是很少的。

毕竟光是修建戴森球,所消耗的资源和能量就太多了。

当然,戴森球的修建又是必须的。

只有这样,大夏才能够掌握这些恒星产出的能量。

而对于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九级文明来说,能量是永远不够用的。

掌握越多恒星产出的能量,大夏也就能够发展得更快。

总之,这次大夏准备在超过20万个恒星系里建造戴森球。

当然,由于工程机械不够,这至少需要分成20个批次进行建造。

每次建造一万个戴森球。

这样的投入力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