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烧的是假账,护的是真罪!(2 / 2)
甚至连邻县的樵夫都结队而来,他们说:“几十年没见过百姓审官,一定要来看看。”
为了确保“千人夜审”的顺利进行,陈皓还特意安排赵九渊沿江点燃了七处野艾火堆,通知各埠准备接应。
他知道,张大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春社当日,张大户的宴席宾客云集,热闹非凡。
然而,就在他得意洋洋地准备开始自己的阴谋时,却发现事情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账房突然来报,说账册上的字迹竟然消失了。
张大户急忙赶到账房,拿起账册一看,果然,原本密密麻麻的字迹,竟然变得一片空白。
他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仿佛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
还没等他缓过神来,师爷又跑来报告,说请柬上的印章变得模糊不清了。
张大户再次感到一阵恐慌
更让他感到绝望的是,戏班的人也跑来抱怨,说乐谱被人调包了,换成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记事册》选段。
张大户彻底崩溃了
与此同时,溪边的民审台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老汉端坐在中央,神情肃穆。
他清了清嗓子,用洪亮的声音宣布:“现在开始审判!”
“第一项指控,张氏勾结巡夜司,强征布匹,欺压织娘!”老汉的话音刚落,数百盏灯笼齐齐亮起,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
就在这时,朱七姑捧着一个断指坛,缓缓地走上了民审台。
她的脸上充满了悲愤,她的
当她将断指坛放在众人面前时,全场一片静默。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们无法相信,竟然有人如此残忍,竟然有人如此丧尽天良。
沉默,如同死一般的沉默。
突然,不知是谁带头,将手中的灯笼吹灭了。
紧接着,所有的灯笼都熄灭了。
数百盏灯笼同时熄灭,如同夜空中突然消失的繁星,只留下一片无尽的黑暗。
这是最严厉的否定判决,这是对张大户罪行的最强烈的谴责。
三更鼓响,震彻夜空,也敲定了张大户的命运。
陈皓起身,眼神如炬,扫视着在场每一个面庞,确认着民意的汇聚。
他手中拿着那份象征着审判结果的最终裁决书,清朗的声音在寂静的溪畔响起,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向黑暗的中心。
每念出一句罪状,便有一名孩童,稚嫩却坚毅,用小小的刻刀在竹片上刻下相应的文字,随后,庄重地投入燃烧的火盆中。
火焰升腾,将竹片吞噬,也象征着张大户的罪行被彻底焚烧,化为灰烬,警示世人。
“民心昭昭,天地共鉴!”陈皓的声音掷地有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随后,他从怀中掏出那份染着墨香,却罪证确凿的吴师爷亲笔手令——那份原本用来销毁“南岭血书”原件的罪证。
他高举手中那撮轻飘飘的灰烬,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
“今日我们不杀一人,不毁一屋,但我们烧掉了谎言的根!”
话音未落,远处县城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混乱的钟声,急促而凄厉,似有熊熊大火正在吞噬着什么。
赵九渊的身影如同鬼魅般闪现,他快步奔至陈皓身旁,压低声音,急切地汇报:“县衙档案房走水,但……救火的全是戴白灯笼的人。”
陈皓望着远方那映红了半边天的漫天星火,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悦或惊慌,只是轻轻地吐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火种落地,已是燎原时……”他缓缓地抬起头,凝视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然后转身,朝着黑暗深处走去。
夜幕低垂,残星几点,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气味,呛得人嗓子发痒。
陈皓站在溪畔,望着远处县城方向那冲天火光,脸上的表情如同古井般深沉,让人看不出丝毫情绪。
“赵九渊,”陈皓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带你的人,封锁通往城外的三处水道。一只苍蝇也不许放出去!”
赵九渊领命,身影瞬间隐没在黑暗中。
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多余的废话。
这位曾经的老更夫,如今已是陈皓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陈皓转过头,看向身旁的李芊芊,她的脸上也蒙着一层淡淡的烟灰,但一双眼睛却依然明亮。
“芊芊,你跟我来。”
他们带着五名识字的农妇,悄悄地向火场外围摸去。
浓烟如同最好的掩护,将他们的身形隐藏在夜色之中。
借着偶尔闪烁的火光,陈皓观察着巡夜司的调动路线。
“不对劲……”陈皓微微眯起眼睛,他发现吴师爷竟然亲自带队,指挥着人们奋力扑救“刑房西侧小库”,而不是存放重要卷宗的主卷宗堂。
“烧的是假账,护的是真罪!”陈皓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看来这个吴师爷,果然和李家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