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 第667章 荒诞不经,无稽之谈!

第667章 荒诞不经,无稽之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陈皓凝视着那道逐渐暗淡的火光,嘴角微微勾起,他轻声问道:“柱子,你说,这星星,他们看见了吗?”

柱子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将手中的汤碗递得更近了些。

陈皓注意到,柱子的手在微微颤抖。

就在这时,一只信鸽扑棱着翅膀落在了陈皓的肩头,陈皓取下信筒,打开,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将信纸在火把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陈皓捻灭信纸的余烬,空气中残留着淡淡的焦糊味。

柱子凑上前来,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担忧:“掌柜的,钦差要来?这…这可如何是好!那礼部郎中,定是来者不善!”

陈皓眼神如淬了冰,扫过村口堆积如山的白炭,那是村民们熬更守夜,一窑一窑烧出来的希望。

“怕什么?让他们来,咱们就光明正大地让他们看!”

他突然笑了,那笑容带着一丝狠厉,一丝决绝,还有一丝令人心安的平静。

他挥手示意柱子附耳过来,低声吩咐了几句。

柱子听罢,脸色变幻不定,最终还是咬牙点了点头。

“传我的命令,”陈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着整个村庄,“所有窑口,暂停出货!张贴告示,七日后,北岭将举行‘亮火祭’,欢迎四方宾客,共鉴真炭!”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整个北岭村。

村民们虽然疑惑,但对陈皓有着绝对的信任,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开始准备七日后的“亮火祭”。

陈皓独自一人走进村头的祠堂,祠堂里供奉着北岭村的先祖,也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上是北岭村周围的山川地貌。

他走到沙盘前,从腰间解下一只布袋,从中取出一些黑白棋子,开始在沙盘上摆弄起来。

棋子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祠堂里回荡。

他用黑棋代表李家,万家,用白棋代表村民和暗中支持的力量,一颗一颗,细致地摆放在沙盘上。

“该来的,总会来,”陈皓喃喃自语,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这一次,我们要让他们看见——什么叫民心如炉,火旺火明!”

他手中的最后一颗白棋,稳稳地落在了代表窑口的位置上。

窗外,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洒落在尚未点燃的窑口上,如同金色的火焰,静静地等待着被点燃的那一刻,又像是无声的预言。

钦差船队并未如期而至,而是如同蛰伏的猛兽般,悄无声息地停靠在百里之外的府城驿站。

周文远负手立于船舱之内,翰林出身的他,眉宇间自带一股书卷气,只是此刻,那双眼睛却充满了挣扎。

他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封来自恩师的密信,信上墨迹淋漓,仅有八个字,却字字如千钧重鼎,压得他喘不过气——“炭不可查,查则必乱”。

京城风云,他并非一无所知。

月前,朝堂之上,多名大臣联名弹劾“熏香误政”,直指宫廷用炭奢靡无度,导致民生凋敝。

随后,宫中便悄然更换了熏炉配方,用的便是那劳什子“药炭”。

更诡异的是,就连东厂也开始暗中招募“不畏烟者”充任夜值,这分明是掩人耳目!

周文远深知,此行表面上是巡察民生,体察民情,实则是为了压制北岭白炭的声势,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垄断地位。

他抬头望向窗外,江面波光粼粼,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犹豫再三,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沉声吩咐道:“传令下去,暂缓前行,原地待命。”

“大人,那北岭……”身旁的随从欲言又止,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安。

周文远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眼神坚定地说道:“派两名机灵的兄弟,微服探路,切记,不可打草惊蛇。”他要亲眼看看,这北岭,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两名钦差随员乔装打扮成走街串巷的药材商人,小心翼翼地踏入了北岭村。

他们的一举一动,自然逃不过孙捕头的眼睛,早在他们进村的那一刻,就被安排的眼线牢牢盯住。

两人在村口的一间简陋茶摊歇脚,想要打探一些消息。

恰巧,他们听见一位满头银发的柳婆婆,正对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古老的谚语:“梦回草不吃荤腥,只饮童尿与月光;采它的人不能杀生,否则草根会哭。”

其中一名随员听罢,嗤之以鼻,冷笑一声:“荒诞不经,无稽之谈!”

另一人却若有所思,默默地将这段话记在心中。

他总觉得,这看似荒诞的传说,或许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夜幕降临,两人在村里的一家酒馆投宿。

酒馆的厅堂里,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光明窑图》,图纸绘制得极为精细,将新式炭窑的结构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图纸的旁边,还题着一行醒目的大字:“火本无邪,用人分清浊”。

看到这行字,其中一人怔在了原地,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