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 第678章 擅自行动,岂非自陷险地?

第678章 擅自行动,岂非自陷险地?(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彻底铲除“定神炭”的毒瘤。

他趁势在南陵推行“清明学政令”,规定凡科考优等生,必须经过医官查验,确认脑神没有受到“定神炭”的损害,方可获得廪膳补助。

此举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南陵的豪绅们为了保证子弟能够顺利通过科举,不得不纷纷采购北岭白炭取暖,以求心安。

就在周文远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夜晚,他收到了一封匿名密信。

送信人是李维安的书童,信中附有一份“定神炭采办联名账”,详细列明了二十年来,二十三位朝廷重臣收受万记酒坊岁贡的数目。

这无疑是一份重磅炸弹!

周文远没有立即将这份账本上奏朝廷。

他深知,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

他抄录了七份账本,然后以“民间揭帖”的形式,混入各地春贡贺礼之中,直接送到了御前当值太监的手中。

紫禁城内,苏婉儿也在默默地行动着。

她敏锐地察觉到,自从皇帝停用熏香后,宫中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几位素来缄默的老妃,竟然联名上书,请求裁撤“安神监”——这个专司调配迷香的冷衙门。

苏婉儿知道,这是扳倒刘九爷,彻底清除“定神炭”势力的绝佳机会。

她趁着整理旧档的机会,将一份伪造的“历年炭耗虚报单”夹入内务府呈报文书之中,故意留下一些破绽,诱使核查官员顺藤摸瓜。

果然,仅仅过了三日,一名主事就发现了问题:“某年冬日,各宫用炭量竟然超过库存三倍!这其中必有猫腻!”

他立刻将此事上报。

内务府随即展开彻查。

这一查,便牵连甚广,连带着暴露出了刘九爷多年来冒领“熏炉维护银”的罪证。

东厂内部人心浮动,许多番子已经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开始暗中焚毁刑具,准备逃亡。

就在这时,皓记酒馆的伙计,将一封密信送到了陈皓的手中。

信是用特殊的隐秘方式书写的,只有特定的药水才能显现出来。

陈皓小心翼翼地将药水涂在信纸上,一行字迹缓缓浮现:

“宫中有风吹草动,但龙椅仍不动。”

陈皓捏着那张薄薄的信纸,指尖微微泛白。

“宫中有风吹草动,但龙椅仍不动……”沈瞎子的字迹依旧老辣,却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他沉默良久,炭火在他古铜色的脸上投下明灭的光影。

“柱子!”他骤然提高嗓音,声如洪钟,震得屋瓦嗡嗡作响。

“敲钟!召集全村的铁匠、窑工、账房,一炷香内,祠堂集合!”

北岭村的钟声急促而沉重,划破了夜的宁静。

村民们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朝着村中心的祠堂奔去。

祠堂内,沙盘早已摆好,模拟着七州地界。

陈皓站在沙盘前,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

“‘七州联炭会’成立大典,事关重大,务必做到万无一失!”他顿了顿,环顾四周,村民们正为选址争论不休。

陈皓却不理会,他取出一张泛黄的旧地图,指尖在京城西郊一点。

“就在这里,净尘驿。”

“净尘驿?!”人群中响起一片惊呼。

那是前朝专供皇室炭运的中转之所,废弃已久,阴森破败,寻常百姓避之不及。

“我们要在那儿,办一场‘无烟祭’。”陈皓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李芊芊面色微变,急切地问道:“皓哥,朝廷尚未允准,我们擅自行动,岂非自陷险地?”

陈皓并未直接回答,他只是缓缓望向北方的天空,那里,隐约可见京城的方向。

“等旨意,不如造势;造势,不如让他们觉得……这事本就该发生。”

当晚,北岭的百座窑炉齐齐点燃,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际,热浪滚滚,仿佛正在为千里之外的祭坛提前预热。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炭火气息,那是希望的味道,也是决绝的味道。

柱子看着冲天的火光,挠了挠头:“皓哥,咱们这炭,是要烧到京城去啊!”陈皓没有回答,只是摩挲着手中那块粗糙的石碑,眼神深邃得如同无底的古井,让人捉摸不透。

“准备一下,明日一早,出发!”陈皓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