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能给你惊喜的家伙(2 / 2)
说着,他猛地击掌,原本有些散乱的节奏瞬间变得清晰而富有力量。
其他少年也跟着纷纷击掌,配合着哼唱,那古怪的旋律在废墟上空回荡,带着一股原始的生命力。
姚小波迅速掏出手机,将这充满生命力的声音录了下来。
回到住处,姚小波迫不及待地戴上耳机回放。
当那段旋律再次响起时,他猛然一震,手里的手机差点飞出去——这t不是静音亭传出的“甲五·终章”吗?
虽然经过变调,但那种独特的韵味绝对错不了!
他立刻给带他入门摄影的表哥秦峰发微信:“哥,你听听这个!”
接着,他又拨通了那几个少年的电话,旁敲侧击地询问旋律的来源。
“地铁...广播...值夜班的叔叔...”
几个关键词拼凑在一起,一个有些荒诞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某夜,这段旋律混杂在地铁广播的杂音里,被一个值夜班的司机无意中听到。
他觉得好听,就哼给自己的儿子听,儿子又教给同学,结果就像病毒一样,迅速在县城的几个中学里传开了。
“没人教,没人教啊!”姚小波看着朋友圈里那张少年们击掌打节拍的黑白照片,配上这段文字,感慨万千。
手机刚放下,一个电话就急匆匆地打了进来,是林小满。
“小波!你听说了吗?台里...”她声音发颤,带着一丝绝望,“要砍掉‘边缘文化实验频道’了!”
“什么?”
林小满挂断电话,一股凉意从脚底直窜脑门。
边缘文化实验频道,没了?
她熬了多少个通宵,就为了给那些被主流视线遗忘的声音,一个小小露脸的机会。
深吸一口气,她告诉自己,不能慌!现在不是eo的时候。
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噼里啪啦的敲击声像雨打芭蕉。
她要把《静音亭七十二小时》的精华版赶出来!
地铁站里偶发的旋律,少年们在废墟里击掌的视频,陈青山在寒风中点燃烟花的倔强背影……
这些画面,这些声音,在她脑海里翻滚,最终汇聚成一个三分钟的无声纪录片。
“去他妈的省台!”林小满对着屏幕啐了一口,眼神里闪着决绝的光芒。
她本打算投稿独立影展,让那些真正懂行的人看到这些声音的价值。
结果,命运就是这么奇妙。
她随手把视频转发到实习生群里,想着能引起一点共鸣也好。
没想到,几分钟后,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进来,是于佳佳!
“小满,这东西能炸场!”于佳佳的声音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但是,你不能用省台的名义。”
林小满苦笑一声:“佳佳姐,我早就不指望他们能播了。”
“那就好!”于佳佳干脆利落地说,“剩下的交给我,你啥也别管了!”
挂断电话,林小满心里五味杂陈。
她知道于佳佳背后代表着什么,那是德云社,是郭德纲,是另一种力量。
但她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能让这些声音被更多人听到,哪怕是借用别人的力量,她也心甘情愿。
于佳佳这边,挂断电话后,立刻拨通了卢中强的电话。
“卢老师,有个事儿想跟你聊聊。”于佳佳开门见山地说,“关于‘甲五·终章’。”
卢中强是十三月唱片的创始人,独立音乐圈里的大佬级人物。
他的“民谣中国”系列巡演,几乎成了独立音乐的代名词。
“哦?你说那个地铁站的神秘旋律?”卢中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犹豫,“这东西没署名,没版权,来源不明,有点烫手啊。”
“版权?它早就是公共记忆了!”于佳佳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现在不是谁拥有它的问题,是谁能先让它站上舞台的问题!”
她把姚小波拍的少年击掌视频发给卢中强:“你看这些孩子,他们可不管什么版权不版权,他们只是觉得好听,就唱出来了。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力!”
卢中强沉默了。
他点开视频,看着那些衣衫褴褛却充满活力的少年,听着那段带着泥土气息的旋律,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了一下。
“行!”卢中强终于下定了决心,“这事儿我干了!就把它改编成城市声音艺术企划,纳入‘民谣中国’巡演的开场环节!”
“漂亮!”于佳佳兴奋地挥了挥拳头,“我这就安排人对接。”
“等等!”卢中强突然想起什么,“这东西编曲谁来负责?一般的音乐人可驾驭不了这种风格。”
“放心,我有人选。”于佳佳神秘一笑,“一个绝对能给你惊喜的家伙。”
挂断电话,卢中强立刻拨通了录音棚的电话:“喂,老王吗?叫许嵩过来,带他的合成器!对,就现在!”
许嵩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安徽医科大学的宿舍里,对着电脑屏幕苦思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