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这帮人,真是不要脸!(2 / 2)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烧得通红的铜钉,猛地扔进旁边的雪堆里。
滋啦——
一阵白烟腾起,带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咳咳……”戴眼镜的男人被呛得咳嗽起来,不悦地看向老吴。
老吴却像没看见一样,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锅不测温,只听风。”
三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甚至连“授权协议”都带来了。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头,竟然如此强硬。
最终,三个人还是收起了设备,灰溜溜地离开了。
他们没能拍到二维码,也没能录到“标志性音效”,这意味着,他们的报告只能写上一句:“项目源头拒绝数字化介入。”
与此同时,省台。
林小满正在档案科整理资料。
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看起来干练而精神。
最近,她一直在寻找一些关于“甲五·终章”的线索。
她总觉得,这个项目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突然,她在一堆旧文件中,发现了一份1985年的《全省民间声景普查》手稿。
手稿很旧,纸张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依然可以辨认。
林小满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突然,她的目光停在其中一页上。
“民乐县静音亭,管理员陈伯,每日扫地节奏具稳定节拍性,疑似自发形成复合律动。”
林小满的心跳猛然加速。
她继续往下看,在最后的签名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姚建国。
“姚建国……这不是技术科的老姚吗?”林小满喃喃自语。
她连忙翻到手稿的最后一页,看到了姚建国的签名。
笔迹有些潦草,但确实是他的。
林小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连忙拿起手机,拨通了赵志明的电话。
“赵科长,你在哪儿呢?我有点事想问你。”
电话那头,赵志明的声音有些疲惫:“我在办公室呢,怎么了?”
“你现在方便吗?我去找你。”
“行,你过来吧。”
几分钟后,林小满气喘吁吁地跑进了赵志明的办公室。
“赵科长,你看看这个。”林小满把手稿复印件递给赵志明。
赵志明接过复印件,仔细地看了起来。
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眉头也越皱越紧。
“这是……”赵志明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林小满,“你们当年就录过?”
赵志明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录了,但台里说‘不像新闻’,压进仓库了。我们也不是英雄,只是……没删。”
林小满沉默了。她知道,在那个年代,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我可以把这个复印件发到网上吗?”林小满问。
赵志明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发吧,有些东西,总要让大家知道。”
林小满如获至宝,立即把复印件拍了下来,上传至麦窝社区的“声源地图”新设栏目,并配上了一段文字:“被遗忘的第一次记录”。
与此同时,在京城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徐新正在主持一场复盘会。
“静音亭IP的投资,到此为止。”徐新面无表情地说,“我们转向‘反向文化捕捉计划’。”
“徐总,您的意思是……”一个下属小心翼翼地问。
“通过大数据,追踪‘甲五·终章’变体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路径。”徐新冷冷地说,“我们要以‘用户共创’的名义,注册衍生版权。”
“可是,这样会不会……”
“没有可是。”徐新打断了下属的话,“在商言商,我们要做的,是把利益最大化。”
秦峰很快就察觉到了异常。
他发现,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突然涌现出大量的“甲五·终章”变体。
这些变体,节奏变调,质量参差不齐,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标注着“原创”的标签。
秦峰立刻意识到,这是徐新团队在背后操纵。
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抢占“甲五·终章”的衍生版权。
“这帮人,真是不要脸!”秦峰气得直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