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它响得好难听啊!(1 / 2)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林小满转过身,面对着大家,平静地说道,“这段视频,是我们栏目组在过去一年里,收集到的城市声音。我们没有做任何后期处理,只是把它们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
“你是想说,这些噪音就是我们节目的内容?”主编皱着眉头问道,“这算什么创新?”
林小满笑了笑,摇了摇头:“这不是创新,是承认。我们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东西,只是不再试图掩盖那些本来就在的声音。”
“大家都追求热点、爆点,但我觉得,真正的生活,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平淡的细节之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倾听它们,记录它们,让更多的人听到它们。”
台长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你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作为媒体,我们还是要考虑受众的需求,不能完全脱离市场。”
“我明白。”林小满点了点头,“我会继续努力,在保持栏目特色的同时,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观众。”
散会后,林小满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把那段视频的原始素材导入一个名为“声源地图”的软件。
她在每一个声音的源头都做了标记,并添加了标签:“从未开始,故无需结束。”
她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明白这些声音的价值。
与此同时,京城。
于佳佳坐在一家高档咖啡厅里,对面是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
男人是某知名文化基金的负责人,名叫李明。
“于小姐,我们基金会对贵公司的‘德云社’非常感兴趣,”李明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微笑着说道,“我们想和贵公司合作,共同立项一个名为‘静音亭精神传承研究’的项目。”
“静音亭?”于佳佳挑了挑眉毛,问道,“这是什么?”
“是这样的,”李明解释道,“我们认为,‘静音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种清静、淡泊的精神境界。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对‘静音亭’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精神传承下去。”
“具体怎么做呢?”于佳佳问道。
“我们计划投入一千万的预算,”李明说道,“通过各种方式,对‘静音亭’进行宣传推广,比如举办展览、出版书籍、拍摄纪录片等等。同时,我们还计划建立一套‘静音亭’的标准化体系,使其可以被量化、可复制、可推广。”
于佳佳听完,沉默了片刻,然后问道:“如果一个东西能被复制,它还能叫‘传承’吗?”
李明愣了一下,有些语塞:“这个……我们认为,标准化是推广的必要手段。”
于佳佳摇了摇头,拿起桌上的合同,递还给李明:“不好意思,李先生,我想我们可能不太适合合作。”
“于小姐,你不再考虑一下吗?”李明有些不甘心地问道,“这可是一千万的预算啊!”
“钱很重要,但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于佳佳起身,礼貌地向李明告别。
离开咖啡厅后,于佳佳给秦峰打了个电话。
“喂,秦峰,我跟你说个事儿。”
“啥事儿啊?”秦峰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我这边有个文化基金,想跟咱们合作搞什么‘静音亭精神传承研究’,预算一千万,被我拒了。”
“卧槽,一千万?你疯了吧?”秦峰的睡意瞬间消失。
“你听我说完,”于佳佳说道,“我觉得他们那个方案根本就是在瞎扯淡,完全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传承。”
“那你说咋办?”秦峰问道。
“我有个想法,”于佳佳顿了顿,说道,“你找十个县城的殡仪馆,让他们帮忙接收一批废旧音响。不附带任何说明书,只写上四个字——放着就好。”
秦峰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于佳佳的意思。
“行,我这就安排。”
同一时刻,省广电局。
赵志明正站在全省广电技术年会的讲台上,向与会的专家和领导们汇报工作。
他穿着一套皱巴巴的西装,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赵志明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关于保留广播系统非标准频率的建议》。”
他打开PPT,上面列出了一系列的数据和图表,详细地阐述了保留非标准频率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声音被我们忽略了,”赵志明说道,“比如地铁通风口的低鸣、医院设备的滴答声、老式空调的震动……这些声音,虽然不在标准的广播频率范围内,但它们却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保留这些非标准频率,让这些声音能够被更多的人听到,”赵志明激动地说道,“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是一种文化上的保护。”
台下响起一阵议论声,一些专家开始质疑赵志明的观点。
“赵志明同志,你的建议很好,但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啊。”一位评审专家站起来说道,“如果每个地方都保留自己的非标准频率,那整个广播系统岂不是乱套了?”
“标准是用来服务人的,不是用来消灭声音的。”赵志明据理力争,“我们可以制定一些灵活的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声音。”
“但是……”评审专家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台长打断了。
“好了,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吧。”台长摆了摆手,说道,“赵志明同志的建议,我们会认真研究的。”
赵志明知道,自己的建议,大概率是不会被采纳了。
他有些沮丧地走下讲台,回到自己的座位。
这时,他发现有三位地市的技术员悄悄地走到他身边,小声地问道:“赵科长,你刚才说的那些频率,能发我们一份吗?”
赵志明抬起头,看着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他笑了笑,点了点头:“当然可以。”
这一天,无数细小的声音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响起,它们或许微弱,或许嘈杂,但它们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