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明仿哥釉罐子(1 / 2)
“好嘞!马上就好!”
大爷看有生意,乐呵呵地应着。
他手上擀面、填馅、煎制的动作麻利得很,油星子在铁板上滋滋作响。
楚峰朝着身旁的白婕递了个眼色,目光往那沾满猪油的陶罐上扫了扫。
白婕立刻心领神会,眼底闪过一丝好奇。
她虽不懂古玩,但经过楚峰的提醒,就明白那个看着不起眼的罐子可能是宝贝。
“白婕,要不要也来一份饼?”楚峰笑着问。
白婕向来不爱吃路边摊,一来嫌不卫生,二来要控制身材。
但此刻看着楚峰的眼神,还是点了头:“好的。”
大爷连忙应着,手上的活更利索了。
楚峰趁机细细打量那只猪油罐。
这罐高约15公分,圆口,罐身是八瓣葵式造型,线条弯得流畅自然,底足端泛着赭褐色的光。
这是哥窑特有的“铁骨”,摸上去还带着点粗粝感。
罐身裹着一层厚厚的猪油,但釉色依旧能看出是温润的灰青,像凝住的酥油。
最关键的是釉面的开片,大纹呈黑褐色,小纹泛着浅黄,弯弯曲曲地交织着,正是哥釉“金丝铁线”的特有纹路。
楚峰心里有了数。
这不是普通的仿哥窑,是明宣德年间的官仿宋哥窑罐。
宣德仿哥窑最得精髓,哪怕没落款,这品相也值百万往上。
可这么个宝贝,竟被用来装猪油,真是暴殄天物。
“两位的饼好喽!”
大爷把两个金黄酥脆的猪肉饼递过来。
楚峰咬了一口,外皮咔嚓作响,肉馅的汁水瞬间爆开,忍不住赞道。
“大爷,您这饼味道绝了!外酥里嫩,火候拿捏得太准了。
这馅料的香味,是不是跟您用的猪油有关?”
大爷一听这话,脸上笑开了花,用围裙擦了擦手:“小伙子懂行!
就是自家熬的猪油香,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添加剂,吃着放心。”
“都是您亲手熬的?”
楚峰的目光看似无意地落在油罐上,指尖甚至轻轻碰了下罐身。
“那可不!啥都买现成的,哪还有赚头?我这把老骨头,赚的都是辛苦钱。”
大爷叹了口气,眼角的皱纹堆了起来。
“今年都71了,还得给上大学的孙子挣生活费,一个月两千块,不敢歇啊。”
楚峰心里有了底,顺着话头聊:“您儿子没帮衬着点?”
“他们比我还累,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大爷收拾着摊前的工具,语气里满是无奈。
时机差不多了,楚峰状似随意地指着油罐:“大爷,您这猪油罐子看着挺特别,是老物件啊。”
“嘿,算你说着了!”
大爷眼睛一亮,像是打开了话匣子。
“这罐子是我孙子十岁那年,在河沟里摸鱼摸出来的。
当时看着没裂,我就捡回来洗干净,先腌了五年咸菜。
后来嫌口小不好掏,就拿来装猪油了,一晃快二十年了。”
楚峰握着饼的手顿了顿,暗道这罐子十有八九是早年陪葬品,被水冲出来的。
一旁的白婕听到“河沟捡的”,悄悄把咬了一半的饼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