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分量(2 / 2)
可他怎么会窝在这穷山沟里?
廖荣生点点头,指了指办公室里的木凳道:“坐吧,我来说说经过。”
昨天回来路上,他可是没少听赵瑞刚念叨自家那个不满三岁的小闺女,一早就猜到他们今天肯定要去陪女儿。
所以一听到吉普车开往大队部的声音,他就收拾了一下,赶了过来。
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刚到大队部门口,就听到吴副局长吼刘永才的声音。
廖荣生讲述中并没提其其格三人,只说赵瑞刚发现土匪踪迹后,三人合计着利用地形设伏,又趁乱端了据点。
话虽简略,可提到据点里的肉搏、山坡上的追逐,吴正军握着搪瓷缸的手不由得收紧了——这哪是社员剿匪,分明是部队里的战术。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吴正军附和着连连点头,心里却忍不住“咯噔”一下。
廖荣生话里话外都在赞扬一个叫赵瑞刚的年轻人,俨然一副以他为首的架势。
这个名字他也十分熟悉——就是那个把冯一涛的宝贝儿子冯辉送进看守所的知青。
冯一涛所长这阵子可没少托人打招呼,说儿子冯辉是“年轻犯错”“教化为主”,想找机会从轻处理。
尤其是市工业局座谈会后,冯所长的势头正盛,鞍阳市上下都得卖他几分面子。
公安局自然也都在看着风向,对冯辉的案件有所松动。
可现在……吴正军瞥了眼眼前颇有气势的廖荣生。
这位老连长现在分明是力挺赵瑞刚,是不是证明背后的罗部长也是站在赵瑞刚这一边的?
要是果真如此,那赵瑞刚的分量可比冯一涛重多了。
现在剿匪事情一出,赵瑞刚要是再立个大功,别说从轻处理,怕是冯辉的案子都得重新审,到时候谁能保得住?
如此想着,吴正军站起身来,脸上堆满了笑,伸手握住廖荣生的手:
“廖连长说的是!您放心,赵瑞刚同志和刘彩云同志的功劳,我一定如实上报!这可是铲除了咱们鞍阳县的毒瘤啊!”
他顿了顿,特意加重语气,“必须为他们请功!”
面上虽然说着,心里却在飞快地盘算:
回去就赶紧写两份报告,一份详细说瓦窑大队剿匪经过,重点突出赵瑞刚三人的智勇。
另一份提冯辉的案子,只说“案情复杂,需结合近期相关立功表现综合考量”。
这样既不得罪廖荣生背后的军区,也给冯所长留了足够面子。
毕竟自己夹在中间,可不能被卷进去。
“铐人!”吴正军转身对干警们喊,声音比刚才洪亮许多。
“把窦老大,独眼龙两个单独关,其余的分两车押!”
他看着干警们用手铐换下土匪手上的军用绳,又扭头对廖荣生笑道,“廖连长,您看还有啥吩咐?”
廖荣生摆摆手:“没别的,赶紧把人押走,别惊动老乡。”
吴正军哪儿敢多留,亲自指挥着把土匪押上车。
吉普车发动后,车窗外瓦窑大队的土坯房越来越小。
吴正军松了口气,掏出笔记本,在“赵瑞刚”三个字旁边做了个重重的标记。
这个知青,怕是往后要在鞍阳县闹出更大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