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京城的电话(2 / 2)
还着重讲了赵瑞刚对北荒农场项目和现在正在研究的钨钢项目的重大贡献。
对话那端沉默了片刻,感叹道:“没想到你去了这个瓦窑大队。”
原来赵瑞刚的这些功绩不仅仅轰动鞍阳县和中州市,连京城的工业部也都传遍了。
而且,父亲竟然也是知道郑怀城的,话里话外透漏出来的意思,显然是十分清楚郑怀城现在所做的事。
听到女儿在郑怀城和赵瑞刚身边,电话那头也就放下心来,当即表示赞同。
还叮嘱她要多向郑怀城和赵瑞刚两位同志学习。
他们身上的本领足够她学小半辈子了。
穆心兰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自从来到瓦窑大队,她一直没敢向父亲汇报行程,就怕父亲生气。
若不是为了帮瓦窑大队的学堂开办起来,她还在犹豫什么时候跟父亲通这个电话。
让她更意外的是,这通电话聊下来,父亲不仅答应她留在瓦窑大队,还承诺会请好友帮忙,为瓦窑大队调配一批办学物资,包括书本、纸笔、橡皮、粉笔、粉笔擦、书包之类,足够学堂用好一阵子了。
就在赵瑞刚和刘彩云离开的这几天,这批物资真的送到了瓦窑大队。
此刻,它们正安安静静地在学堂里摆放着。
透着油墨香的课本,整齐的纸笔,雪白的粉笔,让简陋的学堂瞬间有了生气。
刘彩云手里抚摸着课本,脑海里瞬间想起那个年轻姑娘倔强的脸庞——
从京城到县里再到乡下,从干部家的小姐到县里研究员再到现在农村的知青,她把所有的不适应和委屈都藏在了嘴角的笑里。
就像此刻知青点窗台上摆着的野菊花,根扎在贫瘠的土里,却憋着劲要开出鲜艳的花来。
“排课表吧。”刘彩云翻开教案,“让孩子们早点学上新课本,才不辜负心兰这番心意。”
这边,刘彩云和苏晚晴在做着开学前的准备。
另一边,赵瑞刚直奔大队部,用帆布包装上两块油纸包裹的耐火砖,径直去了后面的资料室。
刚推开虚掩的木门,就见郑怀城正趴在堆满图纸的木桌上,手里捏着支铅笔,对着张耐火砖结构图出神。
“师父。”赵瑞刚轻唤一声。
郑怀城猛地抬起头,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起身时带倒了脚边的木凳也没顾上扶。
他几步走到赵瑞刚面前,先是上下左右看了一圈儿自家徒弟,看他并没有受伤,才松了口气,伸手在帆布包上轻轻敲了敲,声音里难掩激动:
“平安回来了?砖找到了?”
赵瑞刚解开帆布包,露出里面灰绿相间的镁铬砖和带着雪白斑纹的高铝砖。
郑怀城拿起一块,对着从窗棂照进来的阳光仔细看,指腹在砖面摩挲着,半晌才道:
“那天听见大队部跟开了锅似的,就知道你小子准是得手了。”
他放下砖,眼里带着笑意,“看你没来找我,就知道这趟折腾得不轻,特意给你留了两天时间歇着,养足精神才好干活。”
赵瑞刚心里一暖,师父总是这样,看似不言语,却把什么都想到了。
两人围着砖蹲下身来,郑怀城拿起块灰绿色的耐火砖在手里掂了掂:
“这镁铬砖的成分得测准了,尤其是氧化镁和氧化铬的比例,差一点都不行,得找个专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