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面试粟米(1 / 2)
队伍一直排了很长。
码头是人流汇集之处,引来的人反而比四处宣传的士兵要来的更快也更多。
很多士兵拿着招贤令甚至都还没到目的地,而这边,队伍已经排出几十米开外了。
秦时在后方默默看着乌籽等人联合询问,堪称高效率又细致,没什么可挑剔的。
可【姓名】【籍贯】等这些后世人人都知道的名词概念,在此刻因知识普及率太低,反而要费几番口舌解释。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她因此吩咐:“来人。”
那此前被关注过的侍从便立刻上前来,微微躬身。
秦时道:“那简历上所问询的你可曾听明白了?”
侍从又更压低身子:“人明白。”
“既然明白,那你就多费些功夫,在队伍外头大声将这些都讲出来。”
否则每个人面试时都要支支吾吾犹豫再三,然后鸡同鸭讲文不对题,也实在太没效率了些。
也亏得乌籽她们耐性好,换做自己有此遭遇,美好的品德都要消失了。
侍从领了任务,不仅不觉得繁琐,反而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队伍排的老长,他也不辞辛劳一遍一遍在前方三分之一的路段大声解释。
他知道好些人没有那个思维能力,记性也不大好,若是在队伍末尾处就开始宣传,等排到前方,不定就又忘光了。
还不如就在此处反复解释,只要肯用心进去了,就绝不会再犯错了。
若是连这等记性都没有,又不愿意用心,除非当真有什么缺不得的一技之长,否则做别的事,又要如何记下上官交代呢?
……
因为急缺人手,秦时对这次招贤抱有很大期待。
但是,宣讲的地方则代表着能吸引来的受众。
如今第一时间赶来的,都是急需那一碗粮食补贴的。
因而哪怕如今已面试超三十个,可被乌籽等人联合筛选过初步面试的,也不过一个巴掌。
穷人的家底是经不起折腾的。
略有家底的人家想要学一门手艺,直接学就是了。而真正的穷人,每日都在为那口饭拼命,哪有什么闲暇呢?
便是听有什么粮食高产的方法,以他们的家底,少收一斗就要没饭吃,又哪里敢轻易冒险尝试呢?
也因此,来的这些底层人士,大多连一技之长都很普通。
乌籽选出来的那些,甚至都没有一个先天身体素质上有禀赋的。
但,秦时也并不着急。
如今招贤既是真的招贤,也是想千金买马骨。
这次成功后,希望下次在咸阳开展时,依旧能够从者如云。
队伍仍在缓缓朝前蠕动着,秦时处理过手头诸般事项,眼见天色渐暗,又问着身边人:
“那些来不及走的,今晚要安置在什么地方?”
庄头正吩咐完下人,此刻亲自前来回禀:
“回王后,因这群人人员混杂,为安全起见,不敢叫他们进入庄内。人已安排了,待会儿就有人在庄外搭起草棚来,厚厚的干草铺盖安排。”
听起来似乎很离谱。
但在如今,好些穷苦人家还没有这样多的干草可以铺盖呢。
秦时点点头,倒也没有要求什么高床软枕,只吩咐道:“看好他们,莫要生出什么事端来。”
今日排队的,她可见到也有一些妇人和女孩——
“叫侍女来亲自去跟着她们仔细查看,免得有人鱼目混珠。”
庄头愣了一下,未曾想过王后如此细致,但也忙不迭应下去吩咐了。
秦时也连续办公许久,如今狠狠伸了个懒腰,这才慢悠悠踱步出去。
外侧间,乌籽仍兢兢业业地继续着面试。
而如今面试的,却是一位生得粗壮的妇人。
是粗壮,其实也不过是大骨架加上一点点肉,只能算是微胖。
可对比四周干瘦的脸颊都微微凹陷的人来,她这样已经能称得上壮硕了。
正问到对方经历,便听这妇人利索又大方地道:
“我原先是服兵役,家中男人不够我就凑上去了,但运气好,那次兵够,我便帮忙烧饭了。”
虽士兵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但她惯会占便宜,便是每顿熬的粟米汤都能偷藏两竹筒来喝的。
天长日久,体格倒是养出来了。
就是胃口也被撑大了,如今回来日日吃不饱饭,着实焦心。
如今听来报名就能领一碗粟,毫不犹豫就喊了同伴一起来了。
至于特长……
那妇人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特长。
但来都来了,她因此绞尽脑汁
特长,特长是……
“我记性好!”
这灵光一闪,到底叫她捕捉到了。
“行军做饭有时食材不够,难免在附近寻找。我原先没去过那些地方,认不得当地的菜。但只要有人过一次,我下回就绝不会认错了……”
这个能耐似乎对于很多操持锅灶的妇人们都很寻常,她唯恐出来显得敷衍,因而又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