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规训体系的温水效应(2 / 2)
见付哲点头,班主任才带着笑意看向我,柔声道:“毕朝卓,虽然你入校时间不长,有些事情是由主任直接处理的,但宿管李老师跟我详细聊过你。我也知道之前一些事并不是你主动造成的,虽然偶尔确实冲动了一点,但结合当时的情况也情有可原。而且我知道每天晚上自习后你都会请同学补习,你确实比这个阶段的其他学生都要清醒!”
见我默默听着没应答,她也不以为意,转而提醒我:“张老师生气的根本原因,你俩可能不太懂。物理和化学确实在这个阶段需要严谨地学习,连张老师这种在物理领域钻研大半辈子的人,都一直秉持着敬畏的心态看待物理学术,你物理基础落下的比较多,现在补时间还来得及,需不需要老师陪你一起规划?”
我认真琢磨了下班主任的建议,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规划来,于是道谢后拒绝了。
班主任犹豫了一下,才对我和付哲继续说:“关于刘老师的事,我希望你俩别放在心上。教导主任已经和我沟通过,这事后续可能会有个不点名的通报。另外,你们当时的行为也算扰乱了正常秩序,所以付哲需要写个检讨,毕朝卓你可能需要和一班那两个同样被罚站的女生一起清扫活动室。你俩能接受么?”
见我和付哲都没反驳,班主任明显松了口气,斟酌了半晌,还是选择引导我们说道:
“刘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所带的学生也有着很高的期望,其实出发点都是好的。不要带着偏见看待各位老师——你俩可能觉得她态度不够温和,但可以观察一下:虽然刘老师不教咱们班,但若你请教她语文问题,哪怕是休息时间,她也会乐于解答。她能接受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愿意帮助大家提升,但不能接受态度上的敷衍。所以要尊重各科老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各有特点,有的特点可能你不喜欢,但他们同样有闪光点……”
……
回到教室后,虽然表面平静,但今天的事其实还是让我有所触动的。
从班主任的话中,我能感觉到她很清楚现有规训体系的问题,却不得不维护其权威,所以从刚才的话里能听出,她理解我和付哲的些许个性,但并不赞同……
作为经历过后世的重生者,我清楚她所言不虚——当下的教育观念既想培养“创新者”,又被升学率的大山压得无法真正放手。
班主任的方法和态度是当前学生的最优解,但她的态度偏偏成为体系对这种‘棱角’的温柔驯化:普通人面对高考,必然要理智地选择妥协,而这种妥协,既是保护,又何尝不是对自己个性的背叛?
高中阶段的“妥协”被包装成“理智选择”,实则是将学生训练成适应流水线的“合格零件”。在这种逻辑下,个性被视为“考前奢侈品”,却在成年后被社会要求“突然拥有创新力”,形成残酷的悖论——规训体系亲手消灭了它声称要培养的特质……
在后世吃人的社会中,绝大部分人都随着一次次妥协被磨平了棱角,而不妥协者连生存都难以维系。
想到汪子夜母亲的态度,显然她在2005年便已在家庭教育观念上先行觉醒——此刻我莫名理解付哲羡慕汪子夜的心态了:个性是否被允许存在,本质是家庭资源的博弈,而非教育理念的对错。
目光垂下落在桌上的书本上,莫名想起那句熟悉的话:教练,我想打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