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暗度陈仓,借道荆襄?(1 / 2)
江上惊魂的余悸尚未完全散去,新的阴云又已悄然笼罩在汉中太守府的上空。
接引船队虽然侥幸通过了夏口天险,但前方,是更为广阔、也更为复杂的荆襄之地。
那里,名义上是我们暂时的盟友——刘备集团的核心控制区。
深夜,太守府的密室之内,灯火通明,气氛却比之前讨论江东定策时更加凝重。
我和徐庶、貂蝉相对而坐,面前摊开的是一幅详尽的荆襄地图,上面用朱砂和墨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记号
——那是刘备军的驻防点、关卡、巡逻路线,以及玄镜台探知的各种潜在风险区域。
“主公,‘鱼群’已进入荆州水域,预计五日后抵达预定的水陆转运点,位于江陵以北百里之外的一处隐蔽河湾。”
貂蝉首先开口,声音清冷而沉静,指尖轻轻划过地图上的一点,
“从此地开始,他们将弃船登岸,转为陆路行进。
而接下来的路线,将无可避免地深入刘备实际控制的南郡、襄阳北部区域。”
我的目光顺着她的指引,落在那片广袤的区域。
江陵,那是关羽镇守的重镇;
襄阳,虽然名义上还是刘表旧部控制,但刘备的影响力早已渗透其中,诸葛亮坐镇后方,运筹帷幄。
可以说,接下来的数百里路程,每一步都踏在“盟友”的眼皮底下。
“元直,你的看法?”我转向徐庶。
徐庶沉吟片刻,眉头紧锁,缓缓道:
“主公,眼下有两条路可选。
其一,是‘借道’。
即设法与关将军或诸葛军师方面取得某种联系,或明或暗,获得他们的许可或默许,
让我们的人员和物资安全通过。
此为捷径,路途相对平坦,时间最短。”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
“但此法风险极大。
其一,如何联系?派谁去?说什么?
一旦处理不慎,极易暴露我们的真实目的。
那批人员,尤其是蔡大家和那些工匠文士,还有那万卷典籍,其价值之大,足以让任何人动心。
刘备集团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又刚失庞统,对人才和知识的渴求可想而知。
我们主动送上门去,无异于引狼入室,届时对方提出各种要求,我们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其二,即便对方出于大局考虑,暂时放行,我们这次行动的底细也彻底暴露了。
主公潜蓄力量、暗取汉中的事实,已经让他们心存芥蒂,
如今再让他们知晓我们从江东‘偷运’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恐怕盟友关系将彻底破裂,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徐庶的分析字字珠玑,直指要害。
我与刘备的关系,本就建立在共同对抗曹操的脆弱基础上,彼此之间充满了利用与猜忌。
这次接引行动,是我独立发展、壮大自身力量的关键一步,绝不能让刘备方面知晓全部内情。
“那第二条路呢?”我问道。
“其二,是‘绕行’。”
徐庶指着地图上另一条蜿蜒曲折、深入西部山区的路线,
“完全避开刘备控制的核心区域和主要官道,选择从南郡西部边缘,
穿过部分蛮族聚居区和险峻山地,绕一个大圈,从西北方向进入汉中。
此路艰险异常,耗时至少增加一倍以上,
途中不仅要面对崎岖难行的山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防备山贼流寇,
甚至可能与当地不服王化的蛮族发生冲突。
后勤补给、人员安全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他抬起头,看着我:
“但此法的优点在于,隐蔽性最高。
只要我们做得足够小心,玄镜台保障得力,就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人员和物资安全运抵汉中,
彻底避开与刘备方面的直接接触和潜在冲突。”
“貂蝉,绕行路线的可行性如何?玄镜台能否提供足够保障?”我转向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