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第二把火!三大基础计划的实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 / 2)
“以此来增加大家的积极性。”
宋明远这一招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人就是这样的感性,只要你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奖励,他们就会发挥出百分之一百的潜能。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而在这,有财力才会有动力。
钱不管在什么时候,永远都是最有说服力的存在。
“大家都记住,教育,是通往未来的桥梁,我们已经浪费了不少的时间,所以,现在一刻也不能耽搁!”
说到这,他顿了顿,目光扫视了一圈
“按照我们的讨论研究决定,明年半年的时间内,下属所有的地区各县必须要保证以下条件。”
“各县必须拥有2~3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1所高级中学以及1所技术类职业学校。”
“而对于
“对于像肥城、莱芜、保定这样的城市,其所需要的规模和三个经济型城市是一模一样的。”
“首先,泰安大学必须要成立分校,就在石门和津市建立。”
“其次,这些城市必须要拥有20~30所小学,15~20所初级中学,10所高级中学以及3所以上的职业技术学校。”
“明年一开春,所有的学校必须全部开始动工建设,到明年8,9月份全专区所有的适龄孩子必须全部进入学校学习。”
“记住,我说的是所有适龄,这其中也包括那些十七,八岁的孩子。”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老老实实地落实下去。”
“这其中要是出现问题,我不会问责这个人,我会问责你们专区政府全体人员,绝不手软。”
听到宋明远的话,在场的众人皆是为之一振,因为他们就是其口中的政府官员。
条件很苛刻!
但是必须要执行下去。
“当然,如果是那种,家里面坚决不同意让孩子上学的,经过上报核实之后,我们也会有一定的措施。”
“你们只要记住,做好了不一定会有奖励,但是,做不好一定会惩罚等着你。”
“懒政、惰政的行为,我不希望在我们这个刚刚诞生的专区政府身上看到。”
“对于如果监督过程中的行为,我会让监察科和纪律部队互相配合成立一个工作组。”
“至于什么时候成立,我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就是悬在各位头上的一把刀。”
宋明远的话,让会场落针可闻。
要在短短大半年内,在饱经战火、百废待兴的土地上,建立起如此庞大而系统的教育网络。
而且,还要确保所有适龄孩子,包括那些已经错过最佳入学年龄的半大青年全部入学,这其中的困难,在场的一些中高级官员可能不清楚。
但是,一些从基层来的干部那可是门清儿。
那些十几岁的半劳力,对于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不可能放手的存在。
还有一些其他的困难,这些都是横亘在他们眼前的大山。
然而,没有一个人敢出声质疑。
宋明远用最直白的方式,将这项任务与整个专区政府的集体责任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倒逼机制。
说实话这已经不是商量,而是必须完成的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