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68章 塞防和海防

第468章 塞防和海防(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弯刀在阳光下划出死亡的弧线,长矛撕裂皮甲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刘秉没有作为“军师”,自然不用跟着冲锋。

以他不多的军事素养,也能看出来,这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这些火者骑兵本身的素质就不如兀慎部,又是有备打无备,高地打低地,火者这还怎么赢?

兀慎部是在生死之间挣扎求生的部落,他们熟悉这种近身缠斗,利用精湛的马术在小范围内腾挪劈砍。

而火者部队被突如其来的埋伏和火铳打懵,又被居高临下的冲锋拦腰截断,一时间首尾不能相顾,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困境。

战局已分,这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战斗。

那力不赖像一头狂暴的头狼,在敌群中左冲右突,刀下几无三合之将。

个人冲锋,那力不赖还能指挥作战,他将火者骑兵分成两截,对谷尾的火者骑兵,想办法恐吓驱散他们。

对已经进入谷地的火者骑兵,兀慎部就如同狼群一样撕咬,遇到硬茬子的时候,那力不赖这只“头狼”,就会领着部落最精锐的骑兵杀过来。

火者仅存的一点反抗都被扑灭,战斗的节奏完全掌握在兀慎部手中,伏击的突然性和地形的优势被发挥到了极致。

一想到兀慎部是被戚继光揍得哭爹喊娘的,由此可见大明的精锐是多么可怕。

在付出了相当的伤亡后,残余的火者骑兵彻底崩溃了。求生的本能压过了凶性,他们放弃了抵抗,拼命调转马头,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朝着谷口亡命奔逃,留下满地狼藉的尸体、无主的战马和哀嚎的伤兵。

兀慎部长途奔袭,人数也不足,那力不赖还是放任这些骑兵离开。

但是这场战斗的战果已经足够了。

按照刘秉和嘉峪关协商的结果,兀慎部可以用火者骑兵的尸首换取奖励。

更重要的是,兀慎部摸清了火者的实力。

太弱了!

西域这么弱,自己当年为什么要在河套和大明硬刚啊!

那力不赖提着滴血的弯刀,大步流星地走到刘秉面前,脸上带着胜利者粗犷的笑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军师,我们胜了!”

东亚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是尊重勇者和智者的。

刘秉能有勇气孤身说服兀慎人,又能给那力不赖提出可行的战略规划,一路上还协调兀慎部的后勤,和大明官府沟通。

这样的人才,那力不赖怎么可能不尊重!

一想到对方只是个小小的行人,那力不赖对大明更是恐惧。

一个行人就这么厉害,那大明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物?

那力不赖想到戚继光,听说戚继光对那位苏泽的军事能力推崇备至,认为对方乃是“将名将之将”!

还是乖乖做大明的狗好了。

那刘秉就更加重要了。

“军师,今日扎营一夜,明日再西行,如何?”

刘秉点头。

他并不是一个人战斗。

嘉峪关虽然一直在防守,但是也一直在搜罗火者的情报。

火者的城市地图、守军分布,这些情报都已经都整理好了。

刘秉手上就有火者的地图和情报,就算是没有经过太多的军事训练,刘秉也给兀慎部制定了一个简单的战略。

虽然只是简单的战略,但是在西域也足够用了。

但这仅仅是开始,通往遥远费尔干纳的“耶律大石之路”,作为计划提出者,刘秉已经被绑在了这架战车上。

朝堂诸公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必然会让他成为大明的眼睛和纽带。

他用力握紧了拳,试图止住指尖的颤抖,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清晰:

“好!今日先扎营修整,明日再击佛敌。”

——

二月二十八日。

苏泽从驿站到军事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已经让大明的军事体系发生了蜕变。

兰州的军情,通过通政司的军驿,源源不断的汇总到了京师。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不仅仅是行政体系的建设。

兵部早在曹邦辅就任的时候,就明确了一套军令公文体系,军事情报都要按照规定的格式上报。

这种体系,能够让传递情报的人更加谨慎,传递的情报也更加准确。

除了传递之外,处理情报也同样重要。

内廷,主要就是内阁的秘书班子中书门下五房,以及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司礼监,分别将这些情报进行汇总分析,将前后矛盾的内容剔除,西北战局就清晰地呈现在皇帝的案头上。

紧接着,刘秉的一番操作,也被兰州知州孙皋详细的报告朝廷,现在朝廷得到的消息,是七天前的消息,兀慎部已经向嘉峪关行军了。

朝堂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陷入到了西北战略的争论之中。

首先是刘秉的行为怎么定性。

这件事自然没有什么争议,内阁的四位阁老都达成一致,必须要为刘秉的行为背书,支持刘秉的“耶律大石计划”。

没办法,刘秉的计划实在是太香了。

解决了西套地区的问题,又借用兀慎人来解决了火者的问题。

这一套纵横术,放在先秦都是相当厉害的了。

众阁老都奇怪,为什么刘秉一个观政进士,会被委派到西北去出差?

当知道这道命令是吏部尚书杨思忠亲自签发的,众阁老都释然了。

就连首辅高拱都感叹,“论识人用人之术,我大明无人能出杨尚书其右!”

好巧不巧,安东都护府的战报也送到了,和刘秉同科的进士赵鹏正,同样是被杨尚书安排到东北的,他只用一个冬季就铸造了新五国城,还坚守并击溃了来犯的建州女真,完成了东北五城规划的第一城。

对杨思忠的赞美更是传遍了朝堂,隆庆皇帝还特旨嘉奖了吏部,赏赐杨思忠金元。

但是经过刘秉一搅合,这西北战略又要重新讨论了。

除此之外,还有肃王府的问题,勘肃使团也快要抵达兰州了,这也是需要尽快处理完的事情。

这时候朝堂上分出了两派。

一派认为,朝廷就按照刘秉的战略,施行驱狼逐虎的计划,支持兀慎人和火者交战,大明坚守嘉峪关就行了。

另一派则认为,大明应该主动出击,恢复汉唐时期对西域的控制,兀慎部往西打,大明就接管他打下来的地盘,反正刘秉许诺的是古大宛国的地盘,火者占据的吐鲁番地区,可是“汉唐故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