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春收(1 / 2)
紫宝儿的空间里,不仅培养出大批能传递书信的信鸽,还有三只海东青。
只不过,海东青数量太少,也太过扎眼,紫宝儿还不想拿出来招摇。
更何况在这个时代,海东青可是身份的象征,不是什么人家能轻易拥有的。
在东陵,估计也就皇家能有吧!
……
北晖学堂。
杜清枫也接到了紫大山的书信,告知要收割冬小麦的消息。
杜清枫略一沉吟,召集众夫子开了个临时会议,做出一个决定。
“咱们临时开个会,学堂准备放三天假。”
“离家近的,家里有春收任务的学子,可以自行回家帮忙。”
“不需要春收的,或者离家较远,三天时间来不及往返的,一律到梧桐村勤工俭学。”
顺带着帮忙春收。
众夫子面面相觑。
他们山长也太随性了,想一出是一出。
夫子们纷纷给李元湖使眼色。
“山长,那些有参考任务的学子呢?”李元湖无奈,只得代表众夫子发言,“也要一同去梧桐村?”
那不纯属浪费时间吗?
杜清枫想都没想,直接说道:“考试是在四月下旬,麦收就这几天,不耽误。”
杜清枫看了看几位夫子的脸色,知道他们心中不是很赞同。
“之前,咱们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杜清枫沉声说道,“咱们培养的是国之栋梁,是为民做主的人才,而不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满脑子之乎者也的书呆子。”
“更不是一口一个‘泥腿子’,瞧不起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生存之需的贫苦百姓的势力之人。”
众夫子闻言,皆是低头反省。
山长说的是他们吗,还是他们呢?
他们虽然没有瞧不起“泥腿子”,但是,骨子里那种作为文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还是根深蒂固的。
细想一下,他们学堂的改变,正是从录取梧桐村的那帮孩子开始的。
董夫子则是哈哈大笑起来。
“山长的主张,吾完全赞同。”
“参加农事活动,不但可以让学子们亲身体会到百姓生活的不易,珍惜一粮一粟,还能锻炼体魄。”
参加考试的时候,也会避免因为身体不适造成的诸多遗憾。
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
紫大山之所以会给杜清枫书信,只是想着能让梧桐村的孩子们有个假期,回家帮着收割冬小麦。
着实没想到,杜清枫拉着整个学堂的学子都给带过来了。
这都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
紫大山并没有特意留在镇守府衙门等待凌天,而是把凌四和凌五留下来,协助师爷霍锐坐镇镇守府。
他自个儿则是带着胡大、胡二兄弟俩直接回了梧桐村,做最后的收割准备。
却没成想,不但等来了凌天,还等来了一个大人物。
一个这辈子、下辈子甚至是下下辈子连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
……
陵德十三年,四月七日。
天边还只是蒙蒙亮,招人烦也还没有打鸣,整个梧桐村却是已经点起了火把,亮起了油灯。
紫家的下人们也陆续起床。
忙中有序!
尤其是负责厨房一应事务的安春、安夏和安秋,已经在厨房忙活开了。
今天开镰,怎么也得让大家伙儿吃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