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忆往事分析真相 疑无路柳暗花明(2 / 2)
吃过早饭,段玉急着赶路,就催促张静姊妹俩抓紧时间。临出门,张灵拉着金珠的手说道:“嫂嫂,你的事,你自己做主吧,我和我姐,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我们不会怪你的,只要把几个孩子照顾好,我们就放心了。”
张静也说道:“家里有啥事你给我说,有谁去县城就给我捎信。等过些时日,你带着几个娃,来我家散散心,别在家里一个人扛着不吭声,我们会帮你渡过难关的,你说,娘家还有谁让我们依靠?你和几个孩子,就是我们娘家的根,我们永远忘不了。”
虽然说是几句关心的话,在金珠心里,却是十分暖心,她眼里含着泪花说道:“静儿,你放心吧,有事我就找你,你看我还能靠谁?我也是成人了,知道轻重。灵儿,你没事的时候,就回来看看,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你也老大不小了,你的婚事得需你自己做主,我们是无能为力了。”
金珠的一句话,把张灵说的流下了眼泪,母亲不在了,嫂嫂就充当了母亲的角色,先前母亲说的话,现在转到嫂嫂身上。张灵来抱住嫂嫂,久久不想松手,张静拉了一把张灵,张灵才扭头上了车。张静也摆着手,上了车,段玉便吆喝着,马车缓缓的行走了,姊妹俩都挥手告别。
真是:离家出门心沉沉,回首望去难舍魂。
前是母送今变嫂,心情骤变泪洒襟。
几个孩子还睡着,大伯大妈跟着金珠一起,在大门口送着姊妹俩,和金珠一起摆着手,直到看不到马车的影子。她的牵挂,也随着妹妹的远影带走了。
婆婆离去,又送走了姊妹俩,金珠突然有种孤零零的感觉,似乎自己被抛弃了,没有依靠了,她看着远方,半天回不过神来,她心里想,张家堡的兴盛时代,彻底结束,再也回不来了。
看着金珠呆滞的神情,大妈心里,也是很理解金珠,不知说什么安慰的话好,她拉了一下金珠,说道:“金珠,人都走远了,回去吧,几个孩子还在睡着,回去照看吧,外表挺冷的。”金珠这才回过神来,她沉默不语,跟着大伯大妈进了大门。
大门外,静悄悄的,没了声音。昔日的喧嚣声,被一股清风吹走,只留下凄凉与寂静。
进门后,大伯韩兴仁看着金珠情绪低落,为了找话题,他把金豆身上发生的事,就给金珠说了一遍。他本不想说这些,怕给金珠增添负担,可他找不出别的话题。
金珠听得眼睛睁得多大,等了会,叹了口气说道:“人敬有钱的,狗咬穿烂的。走到被人瞧不起的下坡处,只能受人欺负,有什么办法?要怪只怪自己不争气。”
真是:丛林法则古到今,弱肉强食生根本。
老天制定生存法,改变法则有几人?
大妈对金珠说道:“金珠,金豆就那样了,没办法,等再长长,懂得事理就好了,现在,关键是你要打起精神来,既然你决定让张良进门,那就趁我们在,先把事说定下来,一会让你大伯去给李仁说一声,让两家人一起,当面做个承诺,等你守孝期满,就能完婚。这三个月,他帮你干活,也就名正言顺,别人也就不说闲话,把你顿好了,大伯大妈也就放心回家了。”大妈担心的还是金珠的终身大事。
大伯也说道:“你大妈说的对,事不定下来,心就静不了,这个心我们就替你操了。”
大伯知道,金珠的事还得自己给操心,女孩家,怎么好意思自己去跟别人说这个事?金珠的事安顿好,自己就能早点回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住在金珠家,心里也不踏实。
金珠没说话,只是点点头,虽说这是她的头等大事,可她心里乱糟糟,提不起神来,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走哪个道才是最正确的,她真是六神无主。
大伯吃了一锅烟,就去找李仁,李仁听了大伯的话,就去给张良说了,并决定,两家人中午在金珠家会面,当面承诺,这事就算定下来了。
真是安排婚姻解她困,谁都难靠唯婚姻。
相濡以沫养子女,担起责任父母亲。
到了中午时分,铜锁领着张良提着礼品,在李仁的陪同下,来到金珠家。金珠也做好午饭恭候,就算吃顿成亲饭。
饭桌上,李仁当着大家的面说:“今天咱们两家人在一起,给张良和金珠订婚,我就做个见证。做人要讲个诚信,做事要讲个道理。我在这里要求张良,按照你的承诺,把事做好,别让金珠心里别扭。以后一家一起过日子,就不能分你我彼此,你就是主人,就要把家的担子担起来。”
铜锁立刻说道:“这你们都放心,张良是我儿子,我敢保证。平常答应人的事都不含糊,何况这是婚姻大事?既然成了一家人了,就会真心对待,决不会有二心,他若不按路数来,我第一个不答应。”铜锁首先表达自己的态度。
张良开口了:“我是怎么样一个人,你们都有理解,现在解放了,不是过去那个袖筒买猫的年代,我和金珠成婚,要去登记结婚,现在有新的婚姻法,每个人的婚姻,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有法律保护的婚姻,不是谁敢胡说或胡乱随意改变的,新社会了,就得有新思想,按新的婚姻法办事,我和金珠就给大家做个表率。”张良把自己和金珠的事,私下给牛政委说了,想看他有什么看法,这事得到了牛政委称赞,并给张良说了新政策,张良话,基本就是牛政委说的话。
大伯接着张良的话说道:“你看张良做了贫协主席,就是跟我们不一样,新政策懂得多,说的一套一套的,觉悟也高,和金珠在一起,肯定不会差,只要你们日子过得好,我们就放心了。”
金珠做着饭,大妈帮着忙,几个孩子,都被金珠赶在大门外玩去了,虽然她和大妈没参与说话,但耳朵都在听着说些什么,心里操心着,一点一滴都听的很仔细。
李仁怕金珠听不明白,不停地对金珠提醒:“金珠,张良说的话,你也听到了吧,你们赶上新时代了,现在结婚,两个人一起要去乡政府登记结婚,这样就有法律保护。不像过去那样,两家人说定,换个庚帖就行了。”
“李叔,我听到了。”金珠应着这李仁的话,没有说多的话。
大妈对着金珠说道:“你看现在多好,两人一起去登记结婚,哪像我们那个年代,我和你大伯,那是揭了盖头,才知道对方的模样,结婚前边,面都没见过,那年头是袖筒买猫,进了门,揭了盖头,不管是个啥人,你都得嫁,就没你挑选的份。”
听了刘桂香的话,听得坐在炕上的几个男人,都大笑了起来。
那个年代,女人没有地位,哪有尊严呀?一切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骗婚的事,经常发生。订婚的时候是一个人撑着面子,结婚时就变成另一个人了,真是生米做成熟饭,便霸王硬上弓,逼着你吃下去,不吃也得吃。女人就像羊入虎口,想活下去,只有忍气吞声,眼泪都往肚里流了。有烈性女子,为此搭上了性命,婚事变成丧事,这种事屡见不鲜。
真是:旧的陋习被取缔,新的婚姻在传递。
社会变样新秩序,女人权利要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