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浊流滚滚 > 第235章 初登门提亲受阻 不接受拿话搪塞

第235章 初登门提亲受阻 不接受拿话搪塞(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看来两地差别有点太大,也许是你们那里太穷的缘故吧,我们这里就这样,我不能坏了规矩,传出去让街坊邻居说我的不是,你说对不对?”夏耀也是淡淡的说道。他没心理准备,也没打算把女儿嫁到山里去,话虽说得软,事却做得很硬,实际上他家也富不到那里去,他是想给张良一个高门槛,让他跨不过去而已,让他知难而退,不用说其他话,而让人家面子上挂不住,怨也只能怨自己太穷,别人没有办法。

夏耀没有商量余地的一句话,把张良说得没话应答。没钱,气硬不起来,想给孩子把事情办漂亮,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候真觉得有点丢人,脸上都觉得很烫。自己还说着大话让人家提,给人感觉他很有钱,彩礼不在话下。人家说了,自己却担不起来,这时才觉得,事情不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真有点不好办呀。他也感觉到人家好像有意刁难自己,没有想成事的意思。

张良还不死心,对着夏耀说道:“两个孩子在学校相识,算是情投意合,我们就各退一步,就算是成就一对好姻缘,彩礼确实太高了,我实在拿不出来,你看能不能低点,再商量商量。”他希望夏耀看在两个孩子的情分上,能降点彩礼,自己就给定了,打碎牙也要往肚里咽。

在张良心里,这铭阳是养子,两个孩子已有了感情,不给定下这桩婚事,后边铭阳找个不称心的,恐怕会埋怨自己一辈子,在金珠那里也说不过去,说自己虚情假意,真正在事情上,怕出钱而就没了担待。在他心里,只要人家能少点彩礼,咬住牙都要给孩子订下这桩婚事,硬撑着也要办成事,哪怕后边倒钱借债,也要把事情给办漂亮,拉下账慢慢还。这样,自己心里也就不会自责,以后也好在铭阳和金珠面前,能说起硬气话来。真是养父人难活,事更难做,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能让人戳脊梁骨,更不想心里落下遗憾。

真是:做人难来人难做,夹在事中两头戳。

谁能理解养父难,受着作难无处说。

夏耀说道:“我给你说过了,也就是我们这里的一个行情。给儿子娶媳妇,那就是上金山,那有轻轻松松就能娶个媳妇的?其实,钱就是人身上的汗水,想挣钱,就得多出几身汗。不瞒你说,我这也有小儿子,这彩礼给你要下,小儿子娶媳妇,也就给人家了,我自己也落不下来。不是我不给你讲人情,这世事就这样,我也无能为力。我女儿不要彩礼,儿子娶媳妇的时候,人家给我要彩礼,你说我咋办?到时候我的苦也是没处诉,这个道理你懂,用不着我给你解释。”夏耀讲着道理,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现在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那就得拿捏住,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

张良见事情僵起来了,心里怨自己:来的有点仓促,彩礼太高了,感觉没法承受,自己拿不出钱,若要答应,人前说一句话,那就是一个唾沫就得砸一个坑,说到做到,不能半路反悔。他觉得不敢强行给订了这门婚事,应该回去和金珠商量一番再决定。心里打了退堂鼓,可就是话说不出来,这可咋办?心里着急,头上的汗都冒了出来,眼睛不由得向铭阳看去。

铭阳听了夏耀的话,心里不乐,看到父亲直看他,他转头看向了青青,只见她也低着头,不肯说话。此时的夏青青,根本不敢看张良和铭阳。铭阳心里的气突然往上涌,心里想着,看谁能扛过谁?他明白父亲看他的意思,就说了句:“大,既然今天说不成,那就回去吧,以后商量好了再来,有的是时间,不着急这一时半会。”铭阳直接说话了。

铭阳的话,等于给了父亲一个台阶,张良也就借坡下驴,就对夏耀说道:“好事多磨,婚事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说好的,今天我来的仓促,咱们都思量一下,我回去商量好了,再来说事。好,今天就算认门来了,我这就告辞了。”说完,张良就下炕走人。张良心里想,今晚去往张静家,和他们先商量一番,看看县城周边彩礼到底是多少?然后再做决定。

夏耀也没留客,跟着后边,送客出了大门,姜氏只送到院子,就扭头回家了。在他们看来,这城里有的是客栈,自己去住吧。自家地方紧张,留客人住宿也不方便,其实他们两人一个心理,打心眼里就没想成婚,后边就不会有什么来往?一锤子的买卖成不了。

真是:不想成婚拒门外,没有缘分情不在。

远嫁不便难回家,父母牵挂她不来。

看着铭阳他们出了院门,夏青青突然就像梦中惊醒,后边追了出来,看着铭阳头都不回的前边走了,她知道铭阳生气了,便上前拉住张良的胳膊说道:“叔,你先在姑姑家住一晚,明天我再来找你,千万别急着回去。”在她心里,铭阳生气了,他父亲回去拖着不再管事,张家堡又那么远,这样下去怎么了得?这矛盾全聚在自己身上了,自己怎么能受得住?那不是把自己逼上绝路了嘛?她赶紧给张良留下话,这事得需自己出面解决问题。

夏耀看着女儿追了出去,又给张良说话,虽然没听清楚说什么,但心里非常的反感,一肚子的不高兴,觉得女儿长大了翅膀硬了,敢和自己对着干了。那个父母能害自家的孩子,自己过的桥,比她走的路还要多,他担心着自己的孩子,一步走进穷坑里,那一辈子就得受苦受穷,翻不了身,孩子怎么就不理解老人的心理呢?反过来却和人家一条心?真是女大不终留,留下结冤仇,这古人说的一点没错,看这现实,不就是这样嘛。

他进门,对着老伴姜氏发了唠叨说道:“我说你你就不爱听,女子就被你惯坏了,上高中时,我就不愿让上,你偏偏不听,非要让学点文化,上学能干啥?女孩子就是人家一口人,到头来,还不是要站在人家的锅台前,做饭洗衣做家务。你看上了几天学,翅膀硬了心也野了,学会胳膊肘朝外拐了,放暑假的时候,没及时回家,恐怕就是跟着那男娃去了,你看这上学,不是上出事来了嘛。你再不出面管教,恐怕她就要跟着人家走了,到时候你一分钱的彩礼也要不到。”

姜氏听了老伴的话,就怼他道:“你就是个死脑筋,现在新社会了,你还是那老一套能用上吗?过去女人各个都是睁眼瞎,十个数都不识,任由你们男人祸害,那像现在,女人解放了,女娃也学文化了,你看那些女干部,看着她们就让人眼红,我女儿学点文化,也就能当女干部,谁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出人头地,以后能过的好一点?我女儿我了解,做事会有分寸的,不会像你说的那样。”姜氏对女儿很有信心。

“有分寸?你没看见你女儿对人家那亲热劲,分明心已走了,不信你回来问问。还当干部?嫁到山里去,那是一辈子的农民做定了,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想在梦里当干部呢。”夏耀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并让老伴问女儿,他看透女儿的心理。男人先成家,再干事业行,女人一旦成了家,那就有孩子,这孩子就把人顾住了,还能谈上啥事业?

真是:看着女儿心已飞,事业渺茫被风吹。

实际想法太单纯,拦婚拉她别失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