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清朝与郑成功的交涉,秦始皇感觉不太对劲(2 / 2)
郑成功坚定摇头。
“不行就是不行。”
“咱们可以向满清让步,但满清也必须向咱们让步。”
“否则,将来如果满清的皇帝说了要收回海贸所有权益,咱们怎么办?要不要按照他的规矩来?”
郑家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郑家和满清使者多番交涉,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二十日,郑库纳、扎齐呐在和跟随前来的清廷“监军”叶成格、阿山商议之后,做出决定。
“还请告知海澄公,我们今日便返回泉州。”
当天,清使团便回到泉州。
郑成功又亲自写信,派人送往泉州给清使进行挽留。
清朝使者们表示,剃发、接印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并给了郑成功四天时间,限于二十五日做出答复。
二十四日晚上,跟随清使团前来的郑成功二弟郑世忠、周继武、李德、黄征明等人前来求见郑成功。
亲弟弟郑世忠看着郑成功,大哭道:
“兄长若不剃发,老父、全家性命尽丧北京矣!”
郑成功呼出一口气,摇头道:
“二弟,你有所不知。我不剃发,爹尚有生机。我若剃发,才是真正全家死无葬身之地!”
郑世忠痛哭流涕,和其他几人一起苦苦相劝郑成功。
但此时的郑成功已经打定主意,拍桌怒斥。
“我说过了,剃发是不可能的。”
“北京若是不答应我的条件,一切都不必再谈!”
至此,也就再没有任何可以谈的了。
黄征明离开前,垂泪道:
“大少爷纵然不愿意跟朝廷和谈,也还请写一封信给老爷,让老爷明白您的心意。”
郑成功默然片刻,缓缓点头,坐在桌案面前提笔。
“和谈之事,并非孩儿本意,只不过几位叔父极力坚持,而且父母双亲和弟弟都在北京,孩儿无奈之下,也只能暂且和满清虚与委蛇。”
“要求四府驻军之地,乃是为了安排孩儿麾下的数十万大军,不曾想竟被满清朝廷指责为索求无度,孩儿实在不解。”
“且清廷又不答应从地方上多征收税赋来供养孩儿麾下兵马,那别说是四府,纵然划分给孩儿十府又有何用?”
“如此计策,无非是之前欺骗父亲前往北京之故技重施罢了,孩儿已然看透。”
“至于剃发之事,所有将士皆不愿为之,一旦孩儿剃发,必然引发兵变,届时孩儿又将如何是好?”
“于清廷而言自然是要剃发,但对孩儿来说,剃发则万万不可。”
“若清廷能明白孩儿之心意,孩儿为了父亲,也并非不可为满清臣子。”
“若清廷不愿,则明显便是挟持父亲您来威逼孩儿罢了。”
“孩儿虽经验浅薄,但亦掌军多年,又岂是能被清廷挟持之人呢?”
“此信写去,想来清廷众人亦能阅之。“
“若万一父亲当真被清廷所害,孩儿也只能披麻戴孝,领数十万兵马为父亲复仇。”
“古来忠孝两难全,还请父亲今后不必挂念孩儿,安心培养二弟便是。”
“不孝子郑森敬上。”
写完后,郑成功将信纸收起,交给黄征明。
随后又站了起来,给了二弟郑世忠一个拥抱。
“二弟,你回去之后,定要善待父母。从今往后,你就当没有我这个哥哥。”
“你我兄弟之间,这辈子缘分浅薄。只希望下辈子还能再当兄弟,为兄一定会尽心尽力,弥补这辈子的所作所为!”
【就这样,郑成功和清廷之间的谈判最终宣告破裂。】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本该欢喜。
但他们的心中,却都不约而同地涌起一丝疑惑。
过了好一会,才有一条弹幕出现。
【秦始皇嬴政:你们发现没有,郑成功明显是有些不太对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