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进城吃上商品粮 > 第291章 内讧

第291章 内讧(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要是家里女人提起,他们也立马制止,以后家里谁也不许再说起这件事。

孟庆磊解决了心里一直惦记的事情,心情不错的回到了招待所。

接下来没什么事情,他让两个警卫员先回京城。

他还得再待几天,总不能让他们耽误这么多天。

两人见确实没什么需要他们的地方,在询问了孟老爷子的意思之后,坐上了回京城的火车。

孟老爷子这段时间一直在犹豫关于孩子们的事情,思虑再三,还是打了电话给孟庆磊。

孟庆磊有些疑惑,难不成老爷子还有什么事情需要交代他?

“怎么了爸?是有什么事是吗?”

孟老爷子严肃的声音从电话对面传了过来:“你还没有去你岳父家吧?要是还没去的话,孩子们的事情就先不要提了。”

“怎么了?咱们不是说好了吗?”孟庆磊不解,这件事明明在他来徐阳市之前就说好了,为什么突然变卦了?

孟老爷子不好在电话里说太多:“总之你先不要说,我想着孩子还小,需要父母在身边多教育,尤其是小竹才出生多久?万一受到从小生长的环境影响,对她来说可是一辈子的事情。

哪怕小时候不知道,等大一点了知道自己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对孩子们不好。

我想办法让人给你换个地方,哪怕没有升职机遇,不过能带着老婆孩子一起也是好的,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孟庆磊沉默了,算是同意的老爷子的决定。

算了,实在不行等过几年他转业回京城,他们一家人只要在一起怎么都好。

既然这样的话,这次他去拜访岳父一家也就只是单纯拜访。

省得他费尽心思想着怎么开口提那件事情。

孟轻舟在王家混的如鱼得水,尤其是知道王惊蛰以前也是军人,每天早上拉着楚瑾一起起来锻炼身体。

以前是楚瑾年纪还小,家里担心他睡眠不足,所以从没让他早起过,基本上都是睡到自然醒。

哪怕上学了,他们学校上学也比较晚。

“你们现在还小,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免得伤到肌肉跟骨头。

早上起来打打拳就可以了,也算是锻炼身体。”

王惊蛰担心两个孩子玩过头了,再伤到身体。

毕竟年纪还小,身体没发育好。

如果从小锻炼过头的话,也容易影响身高。

“知道了小太爷爷,我们不会伤到自己的。”

孟轻舟跟在王惊蛰后面,一板一眼的很有气势。

但凡楚瑾虽然也很认真,但是毕竟还小,刚开始练还跟不上动作。

不一会儿就有点累了。

不过他见孟轻舟没有喊累,也只能跟着继续打拳。

好不容易王惊蛰喊了休息,楚瑾一屁股坐到台阶上。

“轻舟哥,你之前也会打拳吗?我看你的姿势跟我小太爷爷一样,一看就是练过的。”

“是啊,我爷爷也经常锻炼,我没事跟在他后面看也看会了。”

楚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站起身看看孟轻舟的身高,再低头看看自己的脚尖,难道就是因为他不爱锻炼,所以长不高吗?

完全忽略了两人之间差了好几岁。

心里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跟着小太爷爷好好锻炼,争取长的跟轻舟哥一样高。

这两天楚瑾都没有去上学,每天带着孟轻舟到处玩。

胡惠知也没有管他,反正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很简单,楚瑾早就学会了。

不过她别担心两个孩子一时之间玩野了,等到了上学的时候定不下心思。

所以不管两个人白天再怎么玩闹,下午两个小时阅读时间必须遵守。

家里的书籍不少,都是胡惠知这几年陆续买回来的。

她感兴趣的书籍比较杂,所以什么类型的都有。

她压着两个孩子每天下午阅读两个小时,并不是为了让他们能学到什么,而是能安静得下来,静的下心去看书。

所以并不拘泥于他们看什么类型的书籍。

孟轻舟还算听话,毕竟是上门做客,哪怕对王家很熟悉了,但是还知道遵守规则。

楚瑾可就没那么老实了。

扒拉到一本感兴趣的书还能看一会儿。

要是不感兴趣的分分钟遭不住,找到机会就跑出去了,胡惠知在后面叫都叫不住。

这天苏巧莲跟王富春准备下乡一趟,去苏巧翠家。

苏巧翠的男人虽然在公社农机站工作,但是她家一直住在乡下。

这不再过段时间就要秋收了,家家户户自留地里的菜都要摘了。

苏巧莲想着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菜买点放地窖里留着过冬吃,顺道换点鸡蛋啥的。

这样好玩的事情哪里少得了两个爱玩的孩子。

楚瑾跟孟轻舟都闹着要跟着。

苏巧莲想着也没什么危险的,到时候她看紧点不会出什么岔子,也就同意了。

王富春骑着三轮车带着两个孩子,苏巧莲自己骑着一辆自行车。

好在苏巧翠家离的并不算远,骑车一个小时左右也就到了。

他们这儿能种植的土地并不算多,但地是好地,足够养活生产队里的人。

另外每个人能分到一分地方自留地,这是给社员们种菜的。

自留地按照人口分,只要家里有这个人,生产队就会一分自留地。

哪怕孩子当天晚上刚出生,第二天就会给分地。

只不过自留地只能种菜,不能种植主粮,被发现全部收缴,还会被当着整个生产队的人面批评教育。

所以大家还算老实。

只不过除了队里分的自留地,还有一部分是家家户户宅地基上的空地,或者院子里面。

总之,只要是空地,能够种植,乡下就没有一块空着的地。

大家都想秋收的时候多收点粮食,前些年饿怕了。

向来只有不够吃的,哪里有吃不完道理,所以不管种多少都不嫌多。

而且只要把院墙垒高一点,在院子里种点玉米,红薯,土豆,也能多补贴补贴家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