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第75章
这就是了!午思听了他们对话后恍然颔首,原来缘由在这儿。
傅家负责军饷的,一般都是世子爷傅荣泰。
而这次并非傅家分发军饷的时候,傅荣泰坐镇水师,弟弟傅荣添自告奋勇过来押送范家这边的军饷,在不熟悉流程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被票号的一些人给坑了。
按理来说,票号遇到了这样的大手笔顾客,且是陌生面孔并非熟客,便轻易不会允诺兑换这样多的现银,必得找个担保。
可那些人三言两语后看他不懂行,当即决定立刻给他兑换,顺手就把那批掺假了外观没甚不妥但是重量参差的银子当做足量雪花银给了他。
他们可能以为是遇到了冤大头。
却没想到碰上了军队和军饷这种硬骨头。
既然那些人摆明了想坑他,那么签字必然有问题。过后就算再去找,那些人只怕会打死也不认的。
待到傅荣添将当日字据拿出来,午思便凑到了嵇崇涧身边细看。嵇崇涧拿着那纸放低了凑到她跟前,二人细辨许久,发现数个问题。
其一,上面的盖章不对劲。按理来说这样大额的银子,应该有福来票号和洛家商号的两个大印,但是上面只有福来票号的章并未有洛家商号的。
这说明银子没有经过票号大掌柜的眼。而大掌柜的一般都是由东家亲自指派的,手中应有东家商号的印鉴。
其二,那些签字上面的手印颇为模糊,看着像是按完后不小心摩擦给蹭的。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些人故意弄糊,为的是后面有人再去寻的时候推脱责任。
在手印都不甚清晰的情况下,签名是否真实都有待商榷。
嵇崇涧朝午思使了个眼色,二人走到旁处。
“洛家会犯这样显而易见的错吗?”午思与嵇崇涧悄声商议:“傅家押送军饷的事儿,他们应该知道。而去北疆的话,军饷定然在大的票号兑换现银。龚相知晓这次改为傅家负责这事儿,自然会通知洛家。洛家既然知道了这一点,八成会提防着点,不会在这个事情上让两家人陷入困境才对。”
洛家和龚家结亲已久,并非一朝一夕。
以前范家之所以敢放心在福来票号兑换现银,便是心中笃定了洛家不敢在军饷上做手脚,不然事发的话龚家也保不住洛家。
可现今洛家底下的人却敢那么做了,要么就是龚家没有通知到位。要么洛家已经晓得此事,但动手脚的人并不知道近日会有一批军饷要提现银,他欺上瞒下犯下这桩错案。
会是哪一种情形?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故意做这个手脚,好让人来查洛家。但是这个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若非之前那个案子出了“故意为之”这一茬,午思甚至都不会去考虑这种可能。
“龚暨应当知会过洛家,既然没有洛家商号的印鉴,也许票号大掌柜不在,这些人私自做出行动。”嵇崇涧道:“为今之计先查出来这批假银的来源,再查出有谁敢造出这种假银,追根究底才是要事。”
良槐县乃至奉原府都没有造银子的权力,这批假银在何地被造出来,又如何运送到了此处而被票号收了,这才是更为关键的地方。
“那这批银子该如何处理?”
“且让专人称量出真正雪花银,扣下掺了杂质的,先把雪花银运去北疆暂用。”嵇崇涧道:“只有剩下部分,我会让人调了银子送往北疆。”
这倒是个办法。
有问题的银子自然不能分发给士兵们。把它们先行扣下,日后还能作为证据。且有它们在,顺藤摸瓜寻到根源也更容易些。
只是如何寻到可以做这种细致事情的人?
午思还没问出口,嵇崇涧已然道:“楼清月懂得此道,让他和王庆海准备一下,再寻几个仔细的听从差遣。”
此事关系重大又暂不能声张,这般的安排算是最为恰当。那帮忙做事的人自然要可信的,二人可寻了各自信任的来打下手。
午思应声,见梁玉搬了锦杌过来,嵇崇涧唤了梁玉去找王庆海。她便转身去寻楼清月。
傅荣添远远地看出来事情不寻常,又不敢前去打扰太子殿下,就让妻子来寻午思。
午思含糊说了句“这银子得仔细瞧瞧”,于晟霞便让人搬了刚装好的两箱过来,与夫君共同候在这儿,静等太子殿下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