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圣地的烽烟(2 / 2)
刘仁轨亲率主力八百人,携带大部分重装备,从敌人防御可能最薄弱、但也最难通行的东面峡谷地带,进行艰难的秘密穿插,意图直捣黄龙。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惨烈。
杜环的佯攻部队在接近“鹰巢”外围防御工事时,遭到了“林中之鹰”战士的顽强阻击。无数淬毒的吹箭和投矛从密林深处、岩石缝隙中射出,不断有士兵中箭倒下,发出凄厉的惨叫。唐军弩手则依靠严密的阵型和射程优势,进行覆盖性射击,压制对方的火力。丛林中,箭矢呼啸,喊杀震天,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
北路迂回部队同样遭遇了激烈抵抗,“林中之鹰”显然对这片土地了如指掌,利用复杂的地形层层设防,战斗陷入胶着。
而刘仁轨亲自率领的主力,则经历了一场噩梦般的行军。所谓的“峡谷地带”,实际上是布满毒虫沼泽、藤蔓缠绕、几乎无路可走的死亡之地。士兵们需要用砍刀劈开荆棘,小心避开致命的陷阱和毒蛇,体力消耗极大。不时有士兵失足坠入深涧,或被突如其来的冷箭射中。
经过两天一夜几乎不眠不休的艰难跋涉,当刘仁轨的队伍终于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鹰巢”谷地的东侧高地时,所有人都已疲惫不堪,但眼神中燃烧着决然的火焰。
他们眼前,是一个巨大的、遍布木屋和石砌祭坛的谷地,中央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篝火,无数妇孺惊恐地奔跑躲藏。而谷地中的大部分“林中之鹰”战士,都被吸引到了南面和北面的战场上。
“弩手就位!投石机,瞄准中央祭坛和那些大型木屋!”刘仁轨嘶哑着下令,他的战甲上沾满了泥泞和血迹。
随着令旗挥下,复仇的火焰骤然喷发!
密集的弩箭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覆盖了谷地中央区域。小型投石机抛射出的、包裹着油脂燃烧物的石弹,拖着黑烟砸向那些象征权力和信仰的祭坛与首领大屋,瞬间燃起熊熊大火!
谷地内一片大乱!留守的战士试图组织反击,但在唐军占据高地、拥有绝对远程优势的情况下,他们的冲锋变成了送死。火焰、浓烟、哭喊声、弩箭破空声交织在一起,将这片“林中之鹰”的圣地变成了人间地狱。
南面和北面的“林中之鹰”主力听到后方传来的巨大动静和冲天的火光,军心瞬间动摇。杜环和北路校尉趁机发动猛攻,终于突破了外围防线。
当“林中之鹰”的大酋长在亲卫拼死保护下,狼狈不堪地从着火的木屋中逃出,看到的是四处燃烧的家园、死伤遍地的族人以及从三面合围过来的、如同死神般的唐军时,他眼中最后的桀骜终于被绝望和恐惧所取代。
刘仁轨没有下令赶尽杀绝。他让通译高声喊话,给予对方投降的机会。
看着在火光映照下如同金甲天神般的刘仁轨,以及那密密麻麻、闪烁着寒光的弩箭,大酋长最终扔下了手中的战斧,缓缓跪倒在地。他身后残存的战士,也纷纷放下了武器。
唐城与“林中之鹰”联盟的决定性一战,以唐军惨胜、土着臣服告终。东洲开拓道路上最强大的一块绊脚石,被暂时搬开。通往富饶“白金”矿脉的道路,就此打通。
长安,李琰几乎同时收到了西域关于罗马使节无功而返的密奏,以及东洲刘仁轨攻克“鹰巢”、迫降“林中之鹰”的捷报。
他放下奏报,走到殿外,仰望星空。西方,罗马与大食的碰撞已不可避免;东方,一片资源富饶的新大陆正在向他敞开怀抱。
“传旨,”他声音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西域之事,魏王处置得当,朕心甚慰。着其继续密切关注,待罗马与大食战端一开,可视情加大对我商路之控制,并择机与呼罗珊之伊嗣俟,商议更紧密之合作。”
“东洲刘仁轨、杜环等,建此殊勋,国之柱石。所有参战人员,论功行赏,抚恤伤亡。命其尽快勘探、开采矿脉,并妥善安置归附之‘林中之鹰’部众,择其青壮,编练为辅助,以为后用。东洲开拓,步入新阶!”
东西两线,几乎同时迎来了战略性的突破。大唐的寰宇一统之路,在李琰的运筹帷幄和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下,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然而,李琰深知,征服之后的管理与融合,将是更为漫长和复杂的挑战。西方的战火与东方的建设,都将考验着这个日益庞大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