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回到清朝当海盗 > 分节阅读 332

分节阅读 3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些。只是最直接地收获。

间接地收获是:一,政府通过项目转移,能够加强对这些资本地控制力度;二,财政大臣的提高民生水平的措施可以顺畅地执行下去;三。民族资本将加大对国家基础设施和教育、公益事业的投入,变相地减轻社会两极分化的矛盾;四,激发企业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和投资热情,最大规模地壮大帝国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促进帝国从农业国家转向为工农并重的国家,进而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大国。

岑春煊则不象皇帝一样那么含蓄,他是把笑容挂在了脸上。皇帝陛下地经济策略经过这么一个小小的会议就付诸实现了看那些财主们的模样,估计未来几个月内,他们会为这些项目争得头破血流了那么。1909年,帝国完全可以把工作重心略微调整一下,强化一个更为赚钱的行业医药

这个行业是人才的行业,以前帝国没有这样的,或者说很少这样的人才,因此在搞出一些药品后,一没有全国范围内普及的西医院来推广使用;二没有继续研制出换代产品的可能。所以只能在军队里小范围使用。现在现在不一样了第一批四川综合大学医科学院地学生毕业在即,从西方各国来的学者和专家也基本熟悉了情况,大型医院在各省主要城市纷纷兴建,此时不发展医药工业、称霸世界医药用品市场更待何时呢皇帝陛下预言1914年要爆发战争。那,滚滚的黄金洪流会把帝国财政部大楼冲到爪洼国去啊,不,不是爪洼国,那时候那地方叫什么名字还两说。

司徒燕在旁边也很得意。自己的男人想出一个小花招来,帝国的教育事业、卫生事业、慈善事业就要面临又一次大发展了现在的皇后根本就没有国母那样的慈悲心肠,满脑子都在想着如何在审核这些家伙的材料时适当地加码。

1909年的元旦,无线电和有线广播首次在中国大规模的试播。在新年地第一天,帝国皇帝龙剑铭就通过这全新的宣传手段向全帝国人民献上了最有实质性的新年贺词农副牧业产品收购政府保护价平均提高舰。全帝国企业执行强制性最低工资为08新华元一天

普通的百姓们不能够完全理解皇帝陛下的话,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欣喜若狂地高喊着“皇帝万岁”和“帝国政府万岁”的口号渡过新年第一天。他们不知道,这个讲话对于他们美好的未来生活只是一个开始,不,是第二步,早在1903年就开始了

军火输出极大地带动了军事工业重重工业,而帝国的竞拍政策和拿出来的项目又带动了民生工业。在外需旺盛地刺激下,国民收入的提高会进一步增强内需。增强国民进行工业投资的信心,从而调集起全帝国的资金进行工业建设这。比单一地依靠政府去搞投资有效百倍,这也是真正实现国家工业化政府投资、控制下的实质上叫政府工业化的不二法门。

经济是循环发展,在循环中壮大的。就好象武侠小说中对修炼内功的描写一样。经济工作就是修炼内功

首先。奠定基础工业技术积累和基本产业链建设气沉丹田。然后,疏通商路兴建交通、鼓励商业气流运行。再,政府支持和调控技术支持、政策鼓励、项目开发调匀气息。运行一周天也就是商品从原材料收购、制造、流通、资金回收、利润积累的一周天气流增强。

而龙剑铭带着他的政府和帝国修炼的是内外两种密切关联的功夫,把国际市场需求作为提升内力国内市场繁荣的仙丹灵药,又在国内市场繁荣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开辟更大的国外市场

美其名曰:绝世高手修炼法。实际上是现代化强国快速发展形成的必由之路。

一个工厂能够带动上下游许多相关工厂,一个工厂的获利,往往会带动无数个工厂获利。正如龙剑铭在旧金山时一样。当时只有13个子公司的美联集团。凭借汽车、造船、机械三大龙头迅速主宰了旧金山的工业经济,带动了几百家的企业一同发展。使旧金山市政府不得不去考虑华人在本地的社会地位改善。不得不把龙剑铭当成天王老子一样供奉着。

而今,帝国政府从自己控制下的工业类别里一下子放出这么多的项目供全国资本竞争投入。那对帝国的工业经济的刺激性远远大于降低几个百分点的税收。

新项目的投入。工厂的建设。工人的培训、招募、再培训,项目上下产业链条的对接。带动了整个国家向工业化迈进的步伐。农民,更心甘情愿地走出土地。去到渴望壮劳力的工厂,去赚去比田地里更多的报酬注意:农产品收购价提高硼。而工资则几乎翻了一番,这就决定务工比务农强。

对农业而言,男人出去做工。女人在家务农;或者是年轻人出去工作,老年人在家务农。在各县乡的农业协作社的主持和帮助下,在农业机械逐步进入田间地头后,农村的实际劳动力完金可以应付农业生产的需要。在种子、肥料、种养殖技术通过政府组织的工作队传播开来后,在农田水利在小水电站的兴建基础上配套建设、完善后,农村在贡献出大量劳动力的条件下,反而取得了好收成。

1909年的元旦。大中华帝国又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年。

第32节血沃中华作者:自由与荣耀

1909年的春节眼看着就要到了。1月13日的上海特别的热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将在黄浦江边的市立电影院里首次公映,而帝国皇妃德龄也将来到公映现场。

大街小巷里,到处张贴着电影的海报,国防军战士紧握钢枪矗立在战旗下的形象让人们象潮水一般涌向电影院。在这个崇尚振兴、崇拜军人的国度里,几乎每个人胸膛里都燃烧着战斗的激情。就好象他们的皇帝是个军人,总爱把工作方面称呼为“战线”一样,人们把观看电影也当成了一场在文艺战线上的战斗。当然,人们是自发自愿地掏钱参加这场“战斗”。

血沃中华是真实再现国防军对俄战争考虑到日本是属国,所以没有采用对日战争的题材和剧本中一系列英雄故事的影片,本来会在元旦前公映。后来又在片子里剪辑添加了一部分国庆大阅兵的场景,所以才推迟到春节前首映。

首映,一般的人们是指望不上的,他们只能在电影院外早早地等着,等两个小时够首映结束后的公映第一场。而能够参加首映的,都是上海甚至东南地区的头面人物、国防军部分官兵、文化界名人、即将出发的北极探险队队员、工商人士等等不到两千人。

德龄在文教大臣张澜和上海市长许庆夫、国防军上海警备区司令官白正章少将地陪同下步入影院。皇家的声望和对历史的理解。使得人们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向满族皇妃单独起立鼓掌。

人们都清楚,这部电影就是在皇妃的主持下拍摄的,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地同期配音技术;而在电影后面重新剪辑制作,加上国庆大阅兵的场景,作为整部电影地结局也是德龄的主意。

没有剪彩仪式,也没有谁去发表讲话。皇妃和皇帝的行事原则都一样。简洁、少说多做。

新建成的电影院里,电灯一盏盏地熄灭了。让人的眼睛不会因为光线的突变而不适。当整个空间就快陷入一片漆黑的时候,一道蓝白色地光柱投射到了屏幕上,音乐也同时响起。需要提起的是:音乐正是德龄在1904年西藏战争结束后,陪同龙剑铭出四川去北京时,在船上听他哼的歌我的祖国。

电影,以对俄战争中的周昆将军和第11师25旅一团的事迹为中心线索展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