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琴音(2 / 2)
他闭上眼凝神片刻,再睁开时,眼神变得沉静而专注,仿佛将所有外界干扰都隔绝开来。
随后清晰而富有层次的旋律流淌而出。
演奏毫无瑕疵,技巧无可挑剔,这音乐里,似乎听不到寻常演奏者试图倾诉的个人情感,只有绝对的掌控与理性的构建。
时雨静静地聆听着,眼眸中浮现出复杂的情绪。
她听懂了。
或者说是她太熟悉这种感受了——将真实的自我,隐藏在符合期望的完美表现之下
在极致理性与克制的旋律深处,她听到了另一种东西,一种被严苛规则包裹着的不屈意志,一种在既定轨道上依然寻求着自身表达的灵魂。
这不仅仅是巴赫的赋格,这是赤司征十郎的赋格。
他将自己的内核,隐藏在了这最符合“精英教育”标准的曲目之下。
一曲终了,空间内一片寂静,店员和顾客们被赤司高超的琴技折服,但时雨却只是沉默,她看到赤司放下琴看向她,没有说话,仿佛等待着什么。
时雨与他对视着。
良久,她忽然迈步,走向那架黑色的三角钢琴,在琴凳上坐下,脊背挺直,仪态无可挑剔,与赤司刚才拉琴时的姿态如出一辙。
只是尚且幼小的身躯衬托下,让这样的动作透露出令人心颤的可爱。
时雨没有说话,手指悬在琴键上方,手指落下,奏出的却不是巴赫,而是肖邦的《革命练习曲》。
激烈、汹涌、充满抗争与不屈的旋律瞬间从她的指尖迸发!
那不再是克制与理性,而是被压抑的情感找到了一个决堤的出口,琴声如同风暴,席卷了整个空间,与她平日里清冷的形象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他看着她纤细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的手指在琴键上奔跑、跳跃,看着她紧抿的唇线和眼中一闪而过的、几乎可以称之为“痛楚”的锐利光芒。
这不是表演,这是宣泄,是她内心深处那片冰封之下,依然燃烧着的火焰。
她选择用这首充满反抗精神的曲子,来回应他那首严谨克制的《赋格》,这是她对他刚才那份“隐藏表达”的共鸣,也是她向他展露的、从不轻易示人的真实一角。
就在《革命练习曲》的情感达到最炽烈的顶峰时,时雨的琴声骤然一转,变得舒缓而带着一丝疲惫的忧伤,她即兴衔接了一段柔和的、带着追忆色彩的旋律,如同风暴过后的残阳与余烬。
赤司静静地听着,瑰红色的眼眸中露出了清晰的震动和...疑惑。
时雨,或者说铃奈似乎想通过琴声告诉他什么,但是什么事情能让曾经的铃奈迷茫、痛苦、憎恨...却又在最后选择了原谅,只余下怀恋与眷恋?
如果他问的话,或许女孩会告诉他——那是意识到自己只是诞生于无意义‘试验品’时的挣扎,却在制造者为她奉献一切乃至生命后的自我厌弃与感动。
但即便不清楚事情的真相,赤司选择再次举起了琴弓。
小提琴的声音温柔地切入,没有试图主导,只是如同月光般静静陪伴,抚慰着那钢琴声中的忧伤与余韵,他的琴声不再是之前的绝对理性,而是注入了一种克制的温柔,小心翼翼地环绕着她的旋律。
仿佛在说,“我在。”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乐器行内陷入了长久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时雨缓缓收回手,盖上了琴盖,沉默地站起身走向赤司,再次开口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冷。
“这个时间该回去了。”
赤司微微颔首。
站在公寓楼下,时雨目送送她回来的赤司离开,直到那道瑰红色的身影消失不见,她才转身上楼。
其实赤司不知道,今天并不是时雨第一次听他拉琴,或者说在他看来,她曾经没听到或者是忘了。
幼时的小铃奈重病休养时,为了让她打起精神来,小赤司曾经给她拉过一首马斯涅的《沉思》,那时的她因着身体实在虚弱,表面上看上去是陷入沉睡。
小赤司演绎的琴音纯净而富有穿透力,每一个音符蕴含的情感克制却又无比真挚。
那琴声如同温柔的潮水,缓缓漫过寂静的空间,也漫过了小铃奈的心。
那种舒缓而深情的旋律她至今记得,即便是被规训的人生,即便是被要求学习的乐器,小赤司的琴音依旧温柔,就像他的灵魂一样。
那时的她就想过,要是能一直听就好了。
现在——
其实她还挺幸运的,即便赤司和她都改变了许多,但她依旧拥有赤司那份难得的温柔。
———分割线———
哈哈...小甜饼里面也带点刀,希望大家不会闹肚子(顶锅盖逃走),或许我真的偏爱赤司这种类型的角色吧,写到他就容易爆字数...抱歉!!!
其实我也爱松甜甜他们啦,但怎么说呢东亚女孩的一生都是在治愈童年和自我?所以我真的很爱赤司这种经历的角色。
某种意义上就像映射了我们自己的成长人生一样,从小到大以‘为你好’之名的‘爱’,没有的东西就会吸引人,赤司在这种经历下依旧闪闪发亮的特质,就会很戳我。
当然另一个词也好解释,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