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气候边缘 > 第218章 全球契约

第218章 全球契约(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凌晨5:23。

李墨飞的手指抚过玄武岩印章表面,复活节岛摩艾石像的纹路在掌心留下细密的压痕。在他面前的环形会议桌上,6卷用不同古文字书写的协议文件正缓缓展开,羊皮纸摩擦声与穹顶的虹吸式排水管共鸣,奏出类似曾侯乙编钟的宫调音阶。

“秦石权校准完毕。”刘宇将复制的秦代衡器压在文件边缘,青铜砝码上的篆书“廿六年”突然在晨光中投射出条约附件的三维投影,“按《秦律十八种》的钧石制划分,本次台风灾害应属‘大潦’等级。”

当各国代表步入改造后的主会场时,脚下感应地砖正重现都江堰鱼嘴分水的流体力学模型。李墨飞站在分流控制台前,手指划过刻有《河防通议》引水口诀的青铜面板,12道虚拟江流突然在场馆地面奔涌而出.

“这是用元代郭守敬闸坝原理设计的表决系统。”他启动机关,江流在各国席位前自动分汊,“赞成缔约的代表请截流北渠,反对者疏通南道。”

巴西代表率先将仿制的大禹玉圭插入控制槽,水流立即在亚马逊流域投影区形成旋涡。沙特代表犹豫片刻,取出用波斯湾原油凝固制作的挡水板,却发现水流纹路与郑和航海图上的季风轨迹完全吻合.

刘宇突然调出北宋汴京虹桥的应力模型,三维投影覆盖整个会场。当日本代表质疑抗震条款时,他轻触桥拱处的《营造法式》注释,桥体突然分解成七千块标准构件,每块都标注着对应现代城市的抗灾参数。

地下实验室的防爆门缓缓开启,古罗马斗兽场比例的混凝土试块在液压机下发出哀鸣。李墨飞抓起用维苏威火山灰复刻的水泥样本,断裂面在电子显微镜下显露出与庞贝古城墙壁相同的蜂窝结构。

“掺入15%的汉代石灰岩粉后,”刘宇将数据投射到古罗马水道模型上,“碳捕捉效率达到……”他瞥见墙上的禁用百分比标识,立即改口,“相当于长安城西市砖窑群鼎盛期的排放吸收量。”

意大利材料学家突然举起手机,屏幕上是那不勒斯地下墓穴的监控画面——用改良配方修补的墙体裂缝中,碳酸钙晶体正以《考工记》记载的冶铜速率生长。当李墨飞将秦代陶量器的容积数据导入模型时,液压机压力值突然稳定在《九章算术》记载的“均输”标准。

震动警报突然响起,试块在最后一刻呈现出的断裂纹路,竟与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中的山脊线完全一致。刘宇迅速将五台山历代地震记录导入系统,混凝土碎块突然自动重组为抗震结构优化的新形态。

蒙古包造型的应急指挥车内,成吉思汗时期的牛皮星图正在穹顶旋转。李墨飞将GPS数据流导入匈奴骨刻符数据库,屏幕上突然浮现出与蒙古高原岩画完全吻合的疏散路线。

“这是按《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的驿站间距设计的。”刘宇转动浑天仪,中亚城市的卫星图像自动套上元代急递铺网络,“当热浪达到……”

哈萨克斯坦代表突然插入加密U盘,屏幕上的游牧路线立即扭曲成阿拉伯数字的形状。李墨飞取出西夏文《天盛律令》残片扫描,法律条文中的牲畜迁徙条款竟将混乱的路线重新梳理成《河防通议》记载的汴渠分支模式。

警报声响起时,指挥车外的全息沙盘正投影着悉尼郊区的山火蔓延图。当刘宇启动匈奴鸣镝的声波驱散装置,虚拟火线突然沿着蒙古骑兵的迂回轨迹转向,在生态缓冲区止步于用活字印刷术排列的防火带.

签约台用青金石镶嵌出六大古文明发源地轮廓,李墨飞将复活节岛玄武岩印章浸入特制印泥。这种用南海砗磲粉与北宋澄心堂纸浆调制的涂料,遇空气会显现出青铜器锈斑般的质感.

当埃及代表用圣书体签下名字时,纸面突然凸起吉萨金字塔的立体纹路。刘宇启动紫外线灯,隐藏的条款在玛雅数字与甲骨文间浮现——这是用明代矾水密写技术记录的补充附件,只有同时满足光照强度与空气湿度阈值才会显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