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老婆跟助养的贫困生走,我提离婚她又后悔(1 / 2)
这顿饭吃完,刘清明和李明华之间的关系,显然又进了一步。
从单纯的“老胡的朋友”,变成了可以托付事情的“自己人”。
李明华办事效率很高。
两天后,刘清明就在单位的食堂里,“偶遇”了丁奇。
当时刘清明刚打好饭,正准备找个角落坐下,李明华就端着餐盘走了过来。
“清明,这边。”
他冲着一个靠窗的四人桌招了招手。
桌边已经坐了一个人,三十多岁的年纪,扑克脸,眉毛很浓,表情严肃。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灰色夹克,正埋头吃饭,动作很快。
这就是丁奇。
综合调研司的正处级调研员,也是司里的老资格。
刘清明对他有印象。
平时在办公室里,丁奇话不多,总是独来独往。
看人的时候,总带着一股审视的意味,对他们这些新来的,更是爱搭不理。
“丁处,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局新来的小兄弟,刘清明。”李明华笑着说。
“刘清明,这是丁奇,你们一个司的,你得叫声丁哥。”
丁奇抬起头,看了刘清明一眼,没什么表情。
他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然后,他继续低头扒饭。
气氛顿时有点尴尬。
李明华赶紧打圆场。
“老丁就这个脾气,人是好人,就是性子直,典型的东北汉子。”
刘清明笑了笑,主动在丁奇对面坐下。
“丁处长好,我是刘清明,以后在一个司里工作,还请您多多指教。”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很得体。
丁奇又抬起头,这次多看了他两秒。
“嗯。”
一个字,再没下文。
李明华碰了碰刘清明,压低声音。
“别介意,他刚跟计委的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
刘清明心中了然。
体改办和计委马上要合并,业务和人事的摩擦肯定少不了。
丁奇这种老资格,估计是觉得自己的地盘被侵犯了。
刘清明没有再刻意搭话。
他安静地吃着饭。
这种人,靠客套和奉承是没用的。
你得拿出真东西,让他认可你。
李明华看气氛沉闷,主动挑起话题。
“清明,你跟老胡现在还有联系吗?”
刘清明点点头。
“有,前两天还通过电话。他现在在云州当市委书记大秘,干得挺好。”
听到“老胡”两个字,一直埋头吃饭的丁奇,动作停了一下。
他抬起头,看着刘清明。
“你认识胡金平?”
“我们是朋友。”刘清明说,“在省委办的时候,我们一个宿舍。”
丁奇脸上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松动。
那股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感,淡了不少。
“哦?老胡可是个传奇人物。”
丁奇放下筷子,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我们虽然不是一个寝室,不过当年在学校的时候,一起打过球,一起追过女生,也算是有交情。”
刘清明心里一动。
一起打球,一起追女生?
这可不是普通的交情啊。
他顺着话头说:“老胡也跟我提过您,说您是他很好的朋友。”
丁奇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真的?他真这么说?”
“那当然。”刘清明一脸真诚。
“哈哈!”丁奇突然大笑起来,引得周围几桌的人都看了过来。
他指着刘清明,笑得前仰后合。
“你这小子,还挺会顺杆爬。”
刘清明愣住了。
李明华也一脸莫名其妙。
丁奇笑了半天,才缓过劲来。
“我说的我们一起打球,是指我是他对面球队的主力,专门防他的。”
“我说我们一起追女生,是指我们是情敌,追的同一个姑娘。”
“你说,我们这交情,好不好?”
刘清明顿时尴尬得无以复加。
脸上火辣辣的。
这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不好意思,丁处,我……我不知道还有这层关系。”
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丁奇却摆了摆手,脸上的笑意不减。
“没事,不知者不罪。”
他重新打量着刘清明,那股审视的意味又回来了,但这次,里面多了一些别的东西。
“你能跟老胡那样的怪胎交上朋友,说明你也差不到哪儿去。”
“他的眼光,可不是一般的高。”
丁奇感叹道:“当年我们班,毕业后一大帮人进了中央部委,就他,一杆子发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清江。”
“到了地方,又不肯低下他那个高傲的头,结果呢?”
“人家一个个都提了,他倒好,在科员位置上干了六年。”
“要我说,他就是瞧不上我们这些俗人。”
刘清明点点头,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胡金平的才华,在京大中文系都是顶尖的。
可他的性格,也确实孤傲。
看不上的人,连话都懒得说一句。
前世的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才会在单位里处处碰壁。
“老胡现在变了不少。”刘清明解释道,“他今年也提了副处,没落下太多。”
“他那是心气太高,不然早把我们甩没影了。”丁奇说。
刘清明当然不会把这话当真。
能从京大毕业直接进国院部委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
越是这种地方,越是藏龙卧虎。
背景和关系或许能让你进来,但想站稳脚跟,甚至脱颖而出,靠的只能是实打实的本事。
因为盯着你的眼睛,实在太多了。
你越是有背景,人家看你的眼光就越挑剔。
就像现在的自己,顶着一个“全国十杰青年”的光环。
如果表现出半点眼高手低,别人怀疑的,就不仅仅是你个人能力,甚至会牵连到这个奖项的含金量。
好在,他这些天在办公室的表现,尤其是在计算机应用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已经足以让那些闲言碎语自动消失。
否则,别说李明华的面子,就是胡金平的面子,也不可能让丁奇这种人高看一眼。
能打动这些人的,永远只有本事。
丁奇也不是真的要跟他攀什么关系。
这番话,更多的是一种试探,一种认可。
经过这个小插曲,桌上的气氛彻底活络起来。
丁奇的话也多了。
他开始主动询问刘清明的工作情况。
“你现在手上的课题,是关于能源消耗结构的?”
“是的,丁处。”
“这个课题不好做。”丁奇说,“数据庞杂,涉及的部门又多,光是协调数据,就能跑断腿。”
“确实压力很大。”刘清明点头,“我还在摸索阶段。”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丁奇说,“别的方面不敢说,跟计委那帮人扯皮,我还是有点经验的。”
这就算是正式接纳他进入圈子的信号了。
刘清明心里感激。
“谢谢丁处。”
“别叫丁处了,生分。”丁奇摆摆手,“跟明华一样,叫我老丁,或者丁哥都行。”
一顿饭的工夫,称呼从“丁处长”变成了“丁哥”。
这顿饭,吃得值。
接下来的日子,刘清明的工作顺利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