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开始进入正轨(2 / 2)
在陆卫民的计划里,由他来负责鸡饲料的采购,毕竟他经常去县城摆摊,对市场行情比较了解。
阿泽心思细腻,做事认真,就负责按照陆卫民提供的饲料配方制作饲料。
阿崴性格稳重,交给他的任务是按时喂饲料。
至于养鸡场的卫生工作,则交由大哥陆卫国负责。
当然,陆卫民也不是说以后就只是采购鸡饲料,他还会整体负责养鸡场的,算是身兼多职。
对于这个分工安排,大家都没有异议。
阿泽笑着说:“这样挺好,各司其职,又能互相照应。”
阿崴也点头表示赞同:“分工明确才能提高效率。”
大哥陆卫国拍着胸脯保证:“卫生这块交给我,保证让鸡舍干干净净的。”
就这样,他们将会按照这个分工进行工作。
………
之后的三天时间里,陆卫民他们都在一直忙着将猪舍改造成适合养鸡的场地。
破损的墙面都补好了,腐烂的木板屋顶也重新用新的木板修好,几个窗口也换成了铁丝网。
此外他们还更换了进出的门。
经过他们的一顿收拾,让原先已经变得荒凉、破败不堪的猪舍变成了一间可以养鸡的养鸡舍。
鸡舍完成后,购买雏鸡就成了当务之急。
陆卫民提前去县里的家禽畜牧站问过了黄羽肉鸡的雏鸡价格,得知了一只雏鸡的价格是2毛钱。
他仔细盘算了一下手头上的资金,如今有摆摊挣的200多块钱,阿泽阿崴以及大哥二姐入伙的200块钱,最后加上他和李艺清夫妻俩的积蓄,一共有530多块钱。
按照一只雏鸡2毛钱的价格算,这些钱最多也就能买到2600只。
而这530多块钱还不能全部用来花在买雏鸡上,还至少需要留下100块钱用来购买饲料。
所以他们可以养最多2000只鸡。
一般来说,养鸡分为两种,一种是笼养,就是放进笼子里饲养。这种方式养殖的肉鸡活动需求比较低,即每平方米可以养15-30只。
另一种是散养或者平养,就是在地面饲养。这种方式的肉鸡每平方米可以饲养5-8只,如此才能避免过度拥挤引发啄羽或疾病。
陆卫民的计划是至少要养2000只鸡。
鸡舍的面积有270平方米,所以陆卫民只能采用笼养的方式。
如此他还需要一批笼子才行。
于是陆卫民就向村里一个会编竹子制品的村民采买了一批的竹笼子。
不过竹笼的数量有些多,需要差不多两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完成。
好在雏鸡一开始饲养时还用不到笼子,只需要用挡板将雏鸡按一定数量间隔开来就行了,等到长到一定重量后再放进笼子。
所以制作竹笼子的时间挺充裕的。
陆卫民在和阿泽他们商量后,定下了养2000只的决定。
当然,陆卫民再去买家禽畜牧站雏鸡的时候,不可能就按他们给得价格来购买,总会有一番讨价还价。
而他因为购买的数量还挺多的,在一番商量过后,畜牧站给他的价格是一只黄羽肉鸡的雏鸡是1毛7分。
2000只按1毛7分的价格来购买,只需要340块钱,计划的预算还剩下60块钱。
于是,陆卫民很干脆的用剩的60块钱再用来购买雏鸡。
就这样,他们的400块钱计划预算一共购了2300只雏鸡。
因为县里的家禽畜牧站暂时没有这么多雏鸡,需要从市里调,三天后才能到。
而在雏鸡回来的时间里,陆卫民正好忙着到各个村子采买鸡饲料用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