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万事俱备(2 / 2)
检查过去一圈后,陆卫民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确认了孵化箱的外形完好无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他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毕竟,这些孵化箱可是他们养鸡场未来发展的重要设备,要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那可就麻烦大了。
接下来,便是至关重要的插电检查环节了。
阿泽他们把通了电的电线递给了在车厢上的陆卫民。
陆卫民接过电线,小心翼翼地把孵化箱的线插上插座。
插好电后,他的手指轻轻按下了开关。
刹那间,孵化箱里面的灯“啪”地一声亮了起来,柔和而明亮的光线瞬间照亮了箱内的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箱内壁的加热铁丝也开始慢慢变红,像是被点燃的火线,散发出丝丝暖意。
陆卫民的眼睛紧紧盯着箱内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他仔细观察着指示灯的闪烁情况,听着机器运转时发出的轻微嗡嗡声,判断着孵化箱是否正常工作。
确认第一台孵化箱没有问题后,陆卫民又依次对另外两台进行了同样的检查。
每一次按下开关,他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提起来,直到看到灯亮、加热铁丝变红,听到机器正常运转的声音,他才会长舒一口气。
终于,三台孵化箱全部都检查过了,都是好的,能正常运转。
陆卫民兴奋地挥了挥拳头,并且在心里大喊着:都没问题!
检查完后,陆卫民走到驾驶室旁,敲了敲车窗,对着梁师傅说道:“梁师傅,我们检查完了,都没有坏,
梁师傅点了点头,发动了卡车,然后在陆卫民的指引下,卡车缓缓驶向了养鸡场。
到了养鸡场,陆卫民他们几个人便开始动手把孵化箱从卡车上搬下来。
虽然孵化箱的体积有些大,但重量还算适中,仅用人力就可以搬运。
阿泽和阿崴爬上车厢,小心翼翼地将孵化箱抬起,然后慢慢地往下递。陆卫民和阿福贵在车下接,等接住后,缓缓的把孵化箱放下来。
等三台孵化箱都从车厢上抬下来,他们又一起把它们搬进事先准备好的位置。
东西搬下来后,满头大汗的陆卫民直接拉着梁师傅的胳膊,热情地说道:“梁师傅,大老远的从省城帮着运孵化箱过来,你辛苦了!走,到我家去,一起吃个中午饭。”
面对陆卫民的热情邀请,梁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着说道:“这多不好意思啊。”
但看到陆卫民真诚的眼神,最后他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
陆卫民当然得好好招待梁师傅了。
他挑了一只肥硕的鸡,手脚麻利地劏了。
然后,他和家人一起在厨房里忙碌起来,洗菜、切菜、炒菜,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准备好了。
不过,因为梁师傅今天还要赶回省城,所以这顿饭吃得有些匆忙。
在陆卫民家吃了午饭后,梁师傅便匆匆开车回去了。
运费什么的,陆卫民已经在省城的时候付过了。
如今孵化箱已经做好回来了,陆卫民在外公外婆家饲养的那50只蛋鸡也快长成可以产蛋了。
并且陆卫民为了能让后面蛋鸡们产的蛋可以孵出雏鸡,他还专门养了好几只品种是黄羽肉鸡的公鸡。
母鸡在没有和公鸡交配而产下的蛋是未受精的,不能孵化出雏鸡来的。
现在是万事俱备,就等着村里通电,他们养鸡场就可以开始小部分孵化雏鸡了。
………
时光就像村口那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悄无声息却又一刻不停地向前奔去。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陆卫民仿佛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每天都在养鸡场里忙得团团转。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只是羞涩地探出山头,陆卫民就已经从床上爬了起来。
他匆匆洗漱完毕,简单扒拉两口早饭,就直奔养鸡场而去。一走进养鸡场,立刻和阿福阿贵他们一起准备今天的鸡食。
随着养鸡场里的鸡的数量越来越多,原本宽敞的鸡舍如今也显得有些拥挤了,每次一走进去,这些鸡就会叽叽喳喳地叫着,扑腾着翅膀。
而随着鸡数量的增加,所需要的鸡饲料也越来越多,就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
就说喂鸡所需要的蔬菜吧,以前一天用一辆三轮自行车拉一趟就足够了。
可现在呢,一天得拉两车蔬菜才行。
他们这些蔬菜的来源可不少,有一部分是家里自留地里种的红薯叶,陆卫民隔三岔五就会去自留地里采摘红薯叶拿来喂鸡。
除了自留地里的红薯叶,还有一部分蔬菜是跟村里的村民们买的。
村里的村民们大多都种着一些蔬菜,自家吃不完的,拿出去卖又卖不出去。陆卫民就大家买,而村民们也都愿意把蔬菜卖给他。
毕竟是在农村,也都是一些红薯菜之类的,所以价格很便宜,几乎没怎么花钱。
至于玉米和米糠,还是一如既往地按照之前的安排去收。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经营,陆卫民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稳定的收玉米的方法。
如今各个公社都有帮忙收玉米的人,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可靠伙伴。
他们熟悉当地的玉米种植情况,知道哪里的玉米长得好,什么时候收最合适。
在他们的努力下,已经能稳定收到养鸡场所需要的玉米了。
陆卫民只需要每周花两天时间去拿就可以了。
每周两天时间,陆卫民就会骑上他的那辆三轮自行车,前往各个公社。
到了公社,他开始装玉米,同时给那些帮忙收玉米的人结款,差不多是一个星期一结。
装好完玉米后,他会先把玉米拉到碾米厂碾成玉米粉,才拉回养鸡场。
只有将养鸡场存放鸡饲料的仓库填满了,陆卫民的心里才会感到满足。